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福州市廊道绿化植被生态建设研究

作 者: 张丽华
导 师: 方志伟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廊道 植物配置 景观结构 生态效应 生态建设
分类号: TU9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福州市为例,重点调查城市廊道绿地生态建设现状,包括廊道绿化植被配置、绿化景观结构、绿化植被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应用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城市廊道绿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建议,从而为城市规划、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提供依据。在参阅关于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设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福州市实际情况,实验将植被配置特征分为植被树种配置、年龄结构、垂直结构和绿地断面形式四方面研究;选用廊道宽度、廊道连通性和廊道密度三个指标对廊道绿地景观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对绿地生态效应的研究主要选择调节小气候和改善生态环境两方面。其中用到的新方法包括:利用景观生态学中多样性指标来计算绿地植被多样性;利用植物胸径分级代替植物年龄的方法研究植被年龄结构。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福州市廊道绿化植被物种丰富,但以榕树、芒果等几种传统树种为主,其它树种为辅助树种,数量不多,零星分布于各地;树种优势度较高,均匀度低,需要提高辅助树种的数量和种植面积,提高植被分布均匀度。2.根据植物径阶分级可以看出,福州市主要廊道绿化树种处在生长期,说明树种生长延续性比较好,适合后期发展的需要,但当前一些路段却因为缺少成熟树种导致遮荫效果达不到人们的需求,在夏季炎热时这种供需矛盾表现尤为突出。3.在垂直结构上,福州市主要廊道以单层乔木占优势;在廊道绿地断面形式上,福州市主要廊道以一板二带式为主,这不利于在有限空间内发挥植物的最大效益,也不利于对交通的指引作用,各种车道混杂,在福州这个交通繁忙的城市,容易发生交通意外。4.通过对廊道植被生态效应的研究发现,调节小气候的功能总体上是乔+灌+草多层>乔灌双层>双层乔木>单层乔木。植被对噪音的削弱作用总体上是乔+灌+草多层、乔灌双层>双层乔木、单层乔木。但福州市复合绿化型廊道数量占所有道路绿化类型的比重偏低,仅为33.3﹪,单层乔木类廊道占调查道路总量的比例达到66.7﹪,这不利于绿化植被整体功能的发挥。5.在福州市主要绿化植被中,滞尘作用最大的是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Lour.)Harms)和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Sarg.),其次为黄金榕(Ficus microcarpa‘Aurea’)、金叶假连翘(Duranta repens cv.Dwarf Yellow)和芒果(Mangifera indica Linn),均大于10 g/m2,榕树(Ficus microcarpa)滞尘作用偏低。但福州市绿化树种中榕树(Ficus microcarpa)所占比重最大,这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在今后生态规划中既要保留历史痕迹,更要加大对植被生态效应的重视,合理规划廊道绿化。通过以上研究结果,针对廊道绿化植被生态建设提出以下对策:1.进一步开发本地优质绿化树种,加强外来树种的引进、驯化,内外结合,构建多彩的城市景观。2.构建复层廊道植被景观,提高单位面积绿量,充分发挥植被整体生态效应。以桑科、豆科、漆树科等高大乔木作为上层植被,中层可采用美化效果较好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同时提高地被植物的面积;在高速路、高架桥等特殊地段,交通流量大,污染严重,还可发展特殊空间绿化,使用藤科植物美化环境。3.全局把握,掌握生态平衡原则。既包括协调新城区和老城区的生态建设步伐,又包括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把自然引入城市,构建和谐的城市环境。4.将廊道绿化生态建设与城市公园、住宅小区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协调发展。5.借鉴其他地区生态建设的经验,吸取教训。虽然某地的生态建设模式不一定适应其他地区,但他们关于生态建设探索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探究的,只有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在生态建设这条漫漫长路上不断前行。6.加强宣传教育,让市民参与到城市规划中,形成社会关注、监督生态建设的大环境,集众人之智完善城市生态建设。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1
前言  11-12
1. 研究综述  12-20
  1.1 课题背景  12-14
    1.1.1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12-13
    1.1.2 城市绿地的概念  13-14
    1.1.3 城市绿地景观的空间结构元素  14
  1.2 廊道的基本理论  14-16
    1.2.1 廊道概念  14-15
    1.2.2 廊道分类  15
    1.2.3 廊道的结构和功能  15-16
  1.3 绿色廊道的研究现状  16-18
    1.3.1 绿色廊道的概念及分类  16
    1.3.2 目前国外绿色廊道的研究情况  16-17
    1.3.3 我国城市廊道及绿色廊道的研究情况  17-18
    1.3.4 绿色廊道的现状研究  18
    1.3.5 绿色廊道研究的意义及存在问题  18
  1.4 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设的研究进展  18-19
  1.5 城市廊道绿化植被生态建设  19-20
2. 研究区概况  20-22
  2.1 地理区位概况  20-21
  2.2 自然条件概况  21
  2.3 社会经济状况  21-22
  2.4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2
3. 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22-32
  3.1 研究内容  22-24
    3.1.1 福州市廊道绿化植被配置特征的研究内容  23
    3.1.2 福州市廊道绿地景观结构特征的研究内容  23
    3.1.3 福州市廊道绿化植被生态效应的研究内容  23-24
  3.2 研究方法  24-31
    3.2.1 实地调查  24
    3.2.2 收集资料  24-25
    3.2.3 福州市廊道绿化植被配置特征的研究方法  25-29
    3.2.4 福州市廊道绿地景观结构特征的研究方法  29-30
    3.2.5 福州市廊道绿化植被生态效应的研究方法  30-31
  3.3 研究意义  31-32
4 福州市廊道绿地系统生态建设现状分析  32-47
  4.1 福州市廊道绿化植被配置现状及分析  32-42
    4.1.1 从树种配置角度分析福州市廊道绿化植被配置特征  32-34
    4.1.2 从植物年龄结构角度分析福州市廊道绿化植被配置特征  34-39
    4.1.3 从廊道植物垂直结构和绿地断面形式分析绿化植被配置特征  39-42
  4.2 福州市廊道绿地景观结构现状及分析  42
  4.3 福州市廊道绿化植被生态效应现状及分析  42-47
    4.3.1 福州市不同绿化类型廊道调节小气候作用的强度比较  43-45
    4.3.2 廊道绿化植被的环境效益  45-47
5 福州市廊道绿地生态规划建设的探讨  47-54
  5.1 福州市廊道绿地生态规划的目标  47-48
  5.2 福州市廊道绿化植被生态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48-49
    5.2.1 廊道绿化植被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48-49
    5.2.2 廊道绿化景观结构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49
    5.2.3 为使绿化植被发挥最大生态效应,在生态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  49
  5.3 福州市廊道绿地生态建设实例分析  49-52
  5.4 对福州市廊道绿地生态规划的具体建议  52-54
6 结论与讨论  54-56
  6.1 结论  54-55
  6.2 讨论  55-56
7 结语  56-57
参考文献  57-60
致谢  60

相似论文

  1. 水葫芦对浮游动物群落及部分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分析,X174
  2.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效应,X53
  3. 城市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TU984.115
  4. 杭州城市公园典型植物群落结构与游憩度研究,Q948
  5. 工贸型城镇生态规划研究与实践,X321
  6. 稻鸭种养农作模式的生态效应及配套技术研究,S834
  7. 秸秆覆盖对关中地区冬小麦生态效应综合研究,S512.11
  8. 辽河流域典型区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特征与生态效应分析,P641.8
  9. 公共事业庭院附属绿地规划设计研究,TU985
  10. 湿地公园旅游资源分析及生态建设对策,TU986
  11. 湖湘生态人居植物配置的探讨,TU986.2
  12. 荒漠明珠,TU986.2
  13. 长沙市垂直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研究,S731
  14. 长沙市酒店绿地植物配置与多样性研究,S731.9
  15. 试论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态建设,D621
  16. 镇海区建设生态型重化工业基地对策研究,F205
  17. 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研究,F127
  18. 太行山山前平原氟元素赋存状态及生态效应研究,X142
  19. 河北省平原区土壤中硒异常源追踪及生态效应评价,X826
  20. 中牟县生态环境现状与生态县建设战略研究,X321
  21. 徐州城市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TU98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绿化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