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油藏成藏机制及含油性评价

作 者: 向立宏
导 师: 蒋有录;郝雪峰
学 校: 中国石油大学
专 业: 地质工程
关键词: 不整合油藏 成藏机制 含油性评价 济阳坳陷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基于探井与地震资料分析、典型油藏解剖等,研究了不整合结构发育特征,探讨了不整合结构对油气成藏的作用,明确了不整合油藏成藏机制,建立了不整合圈闭含油性量化模型,阐明了不整合圈闭油气分布规律。济阳坳陷砂泥岩地层的风化差异性,使得不整合以遮挡控圈为主,难以形成连续的横向输导层,不是油气长距离运移主通道,但可在局部地区构成垂向或横向输导方式。不整合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常压系统下的正向构造背景周围。成藏动力贯穿于不整合成藏的整个过程。成藏动力控制了圈闭含油性,具体体现在石油的运移距离、充注前的输导层倾角、圈闭储层盖层毛细管力差等3大因素控制圈闭含油程度。分析各因素和圈闭含油性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相应量化表征参数,在含油性与单因素关系分析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拟合,分别建立了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圈闭储层含油物性下限及含油高度量化评价方法,通过建立的量化评价数学模型,可对不整合圈闭含油性进行较准确定量预测。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前言  8-15
第一章 济阳坳陷地质概况  15-19
  1.1 构造地层分布  15-17
  1.2 烃源岩分布  17-18
  1.3 油气聚集特征  18-19
第二章 第三系不整合油藏成藏机制  19-54
  2.1 第三系不整合级别划分  19-21
    2.1.1 第三系与前第三系之间的不整合  19
    2.1.2 孔店组与沙河街组之间的不整合  19
    2.1.3 沙四段与沙三段之间的不整合  19-20
    2.1.4 沙二下亚段与沙二上亚段之间的不整合  20
    2.1.5 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的不整合  20
    2.1.6 馆陶组与明化镇组之间的不整合  20-21
  2.2 第三系不整合结构特征  21-22
  2.3 已探明第三系不整合油藏地质特点  22-25
    2.3.1 不整合圈闭分布特点  22-23
    2.3.2 不整合油藏分布特点  23-25
  2.4 典型不整合油藏成藏解剖  25-45
    2.4.1 太平油田  25-33
    2.4.2 乐安油田  33-39
    2.4.3 王庄-宁海油田  39-43
    2.4.4 金家油田  43-45
  2.5 不整合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  45-51
    2.5.1 不整合结构  45-48
    2.5.2 输导体系  48
    2.5.3 构造背景  48-50
    2.5.4 成藏动力  50-51
  2.6 不整合油藏成藏动力学模式  51-54
第三章 不整合油藏含油性量化评价  54-62
  3.1 不整合油藏含油性主控因素  54-56
  3.2 不整合油藏含油性主控因素量化表征  56-60
    3.2.1 运移距离  56-57
    3.2.2 输导层倾角  57-59
    3.2.3 盖储毛细管压力差  59-60
  3.3 不整合油藏含油性定量评价模型  60
  3.4 实践应用  60-62
第四章 不整合油藏分布规律及勘探方向  62-72
  4.1 不整合油藏分布规律  62-63
    4.1.1 有利的不整合样式结构控制着不整合圈闭的分布  62
    4.1.2 正向构造背景控制着油气聚集的有利位置  62-63
    4.1.3 复式输导体系控制着不整合圈闭的方位  63
    4.1.4 多因素控制了不整合油藏分布  63
  4.2 主要勘探方向  63-72
    4.2.1 东营凹陷南斜坡  64-66
    4.2.2 东营北部陡坡带  66
    4.2.3 东营凹陷西部凸起带  66-69
    4.2.4 青东地区  69
    4.2.5 沾化凹陷南部缓坡区  69-70
    4.2.6 车镇凹陷凸起带  70-72
第五章 结论  72-73
参考文献  73-78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78-79
致谢  79

相似论文

  1. 煤系地层游离气成藏机制与模式研究,P618.13
  2. 济阳坳陷原油中金的富集机理研究,P618.13
  3. 济阳坳陷孔店组转型期构造演化对原型盆地的控制影响研究,P542.3
  4. 基于波动方程法的原型盆地分析,P618.13
  5. 应用构造沉积综合法恢复剥蚀厚度,P512.2
  6. 东营、潍北及沾化凹陷深层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618.13
  7. 鲁西隆起与济阳坳陷新生代隆拗关系,P618.13
  8. 马尔科夫链模拟在济阳坳陷中的应用,P618.13
  9. 志丹油田长6油层组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评价,P618.13
  10. 东胜油区硫化氢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P618.13
  11. 济阳坳陷深层气层录井评价技术研究,P618.13
  12. 东海西湖凹陷流体动力场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P618.13
  13.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头屯河组隐蔽油气藏成藏机制研究,P618.13
  14. 济阳坳陷东营末期构造反转特征分析,P618.13
  15. 胜坨地区古近系砂砾岩扇体沉积体系及成藏机制研究,P618.13
  16. 济阳坳陷孤东地区沙二~沙四段构造特征、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P618.13
  17. 岩石孔隙结构差异与含油性差异关系的初步分析,P618.13
  18.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上古生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P618.13
  19. 济阳坳陷原油中金的富集机理及其与地幔流体的关系,P618.13
  20.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储层特征与有利储层预测,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