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光标记交换中的脉冲位置调制技术研究

作 者: 周锐
导 师: 余重秀
学 校: 北京邮电大学
专 业: 物理电子学
关键词: 光标记交换 正交调制 脉冲位置调制 消光比
分类号: TN92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信号传输与交换是当今光纤通信网络中的两大核心技术。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和优异的传输性能使得高速率、大容量的信号传输得到了技术保障,然而在交换方面,电处理难以满足当今的发展需求,电子交换成为光通信网络的技术瓶颈。因此,出现了介于光路交换与光分组交换之间的光突发、光标记交换等过渡形式,通过将电子技术与光子技术的优势相结合,以“电控光”的方式实现交换过程。本文主要研究了光标记交换方式下脉冲位置调制技术的具体应用。在基于正交信号调制的光标记技术中,讨论了几种具体的正交调制标记方案:包括FSK/ASK、FSK/PPM、以及DPSK/PPM正交调制方案。首先通过对FSK/ASK联合调制系统的介绍、分析,指出该方案中存在的问题:频率调制格式FSK限制了强度调制信号ASK的消光比取值,已有的研究表明在仿真中消光比被制约在6dB左右。随后,通过仿真研究了利用脉冲位置调制(PPM)构建的FSK/PPM正交调制方案,并在系统中得到了10dB的消光比取值,同时保持了良好的信号接收,从而体现出正交调制系统整体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另外,还提出了一种利用差分相位调制格式与PPM结合的DPSK/PPM正交标记方案,搭建了仿真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消光比取值高达18.5dB的情况下,DPSK信号与PPM信号仍然分别得到了顺利解调,二者在50km普通单模光纤及10km色散补偿光纤传输后的功率代价分别为2dB和5dB。若消光比进一步提高至19dB,在10-9误码率条件下得到的DPSK和PPM接收信号功率代价分别为3dB和5dB,体现出该方案的良好性能。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8
  1.1 光纤通信技术与发展  9-11
  1.2 光纤通信网络及关键技术  11-14
  1.3 光交换技术  14-17
    1.3.1 光突发交换(OBS)技术  14-15
    1.3.2 光标记交换(OLS)技术  15-16
    1.3.3 光交换技术发展演进  16-17
  1.4 论文结构安排  17-18
第二章 光标记与正交调制技术  18-27
  2.1 光标记技术  18-19
  2.2 正交调制技术  19-26
    2.2.1 光调制原理  20
    2.2.2 光调制器件  20-21
    2.2.3 调制格式  21-26
  2.3 本章小结  26-27
第三章 脉冲位置调制技术  27-35
  3.1 脉冲位置调制(PPM)  27-29
    3.1.1 技术简介  27-28
    3.1.2 发展历史  28-29
    3.1.3 研究现状  29
  3.2 PPM信号分析  29-33
    3.2.1 调制原理  29-30
    3.2.2 信号功率谱  30-31
    3.2.3 误码性能  31-33
  3.3 多脉冲位置调制  33-34
  3.4 本章小结  34-35
第四章 联合正交调制光标记方案  35-46
  4.1 FSK/ASK正交调制方案  35-38
    4.1.1 FSK/ASK正交调制信号产生  35-36
    4.1.2 FSK/ASK正交调制信号传输  36-37
    4.1.3 基于FSK/ASK正交标记的交换网络  37-38
  4.2 FSK/ASK联合调制系统制约因素  38-40
    4.2.1 消光比问题  38-39
    4.2.2 解决方案  39-40
  4.3 FSK/PPM正交调制方案  40-45
    4.3.1 FSK/PPM联合调制信号产生  41-42
    4.3.2 消光比的选取  42-44
    4.3.3 信号接收情况  44-45
  4.4 本章小结  45-46
第五章 DPSK/PPM正交调制方案  46-62
  5.1 差分相移键控DPSK  46-50
    5.1.1 光相移键控  46-47
    5.1.2 DPSK调制原理  47-48
    5.1.3 DPSK信号发送与接收  48-50
  5.2 DPSK与光标记技术  50
  5.3 DPSK/PPM正交调制系统  50-61
    5.3.1 仿真系统搭建  50-53
    5.3.2 信号接收解调  53-56
    5.3.3 眼图及误码性能  56-59
    5.3.4 系统参数分析  59-61
  5.4 本章小结  61-62
第六章 总结  62-64
参考文献  64-71
致谢  71-7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2

相似论文

  1. 机载雷达杂波模拟器设计,V243.2
  2. 先进光调制格式及其在全双工Radio-over-Fiber系统中的应用,TN929.1
  3. 基于FPGA的数字上变频器设计,TN773
  4. 基于副载波复用的光标记识别提取技术的研究,TN929.1
  5. 光标记交换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TN929.1
  6. OCDMA中纠错码及OCDM标记的研究,TN929.533
  7. 光标记网络中基于OFDM信号的光分组产生及传输技术研究,TN929.1
  8. 基于OCDM的全光标记交换及WDM PON系统的研究,TN929.11
  9. 无线激光通信信号接收与处理模块的研究与实现,TN929.1
  10. 双反射对称分束与平行分束偏光镜的设计,O436.3
  11. 无串扰超声测距系统编码激励与回波处理,TP274.53
  12. 光信号的编码与调制技术研究,TN929.11
  13. 光网络中全光标记信号处理技术研究,TN929.1
  14. 基于PPM和RS码的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分析,TN929.12
  15. 正交光标记交换中新型调制格式的研究,TN761
  16. 基于OCSS技术的高速DPSK/OOK光标记交换系统研究与设计,TN929.1
  17. 超混沌动力学特性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O415.5
  18. 光纤陀螺中光纤熔接偏振特性的实验分析,TN253
  19. 超宽带信号混合调制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TN925
  20. 脉冲无线超宽带系统收发体制性能研究,TN9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无线通信 > 光波通信、激光通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