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勃拉姆斯两卷《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创作研究

作 者: 郭杰
导 师: 王卫东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关键词: 勃拉姆斯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创作特征 音乐美学意义
分类号: J62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约翰尼斯·勃拉姆斯(Johannes·Brahms)是十九世纪后半叶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一生中共创作了六部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是勃拉姆斯根据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中的一首主题音乐改编来的,这也是他音乐创作生涯中的最后一部变奏曲。受创作环境的影响,使得这部变奏曲既具有异国风味,又具有勃拉姆斯式的伤感情怀,更是颇具古典主义形式与浪漫主义内容相融合的一部作品。这部变奏曲不仅达到了他人生钢琴音乐创作的耀眼点,也为变奏曲这种题材形式赋予了更为崭新的形式与内容。勃拉姆斯处在浪漫主义最为鼎盛的时期,但他的钢琴音乐沿袭了巴赫的风范和贝多芬的气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着属于自己的音乐旋律和结构,为理性的古典主义和感性的浪漫主义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也为他的音乐作品找到了更为均衡的两时期音乐特色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他的作品不仅对19、20世纪的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音乐创作手法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富有特色的学习借鉴之处。全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进行展开分析:第一章:概述,分为三节。第一节回顾了勃拉姆斯的艺术成长之路;第二节简要陈述了勃拉姆斯钢琴音乐的特点;第三节介绍《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的创作背景。这一章主要是根据史料来进行分析归纳,讨论勃拉姆斯音乐创作的历程,从而为《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做一个更全面的定位。第二章:《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的创作技法特征。这一章对《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进行了细致的音乐本体分析,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该部分通过曲式结构、织体形态、和声语言、调性特征及节奏组合等方面对这部变奏曲的主题及二十八个变奏进行了详细讨论与分析研究,总结出它们对该作品重要风格所产生的影响。第一节作品的曲式结构形态。包括主题及二十八个变奏,均以古典主义乐段式结构为基础框架,并将回旋曲式结构原则加以总体上的结合,使音乐呈现出内在的紧凑性。第二节旋律构造形态。勃拉姆斯非常重视音乐旋律的写作,在这部变奏曲中,各个变奏都展现出丰富多样的旋律手法。第三节和声素材的运用。这部变奏曲以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为基础,保持传统三度叠置和弦的组织形式,突出主与属和弦的主调地位,同时使用带变化音的和弦及浪漫派特质的半音化和声手法,形成该作品的和声特色。第四节和声进行的构成。作品以a小调和声功能体系为基础,保持大小三和弦的组织作用,强调主调性和中心和弦的主导地位,同时借助转调模进片段的出现,使音乐主体发展过程中包含有几个不同的调性,形成了这部作品中最具特色及十分具有规律性的和声进行风格。第五节节拍节奏特征。勃拉姆斯对音乐中节奏的组合方式有着极富个性的一面,赫米奥拉、交错节拍、三连音等都是特色节奏运用的代表。第三章:《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思想。这一章是通过前两章的分析而作出的结论,即勃拉姆斯音乐中所具有的自身风格特征,实现了新古典主义式的浪漫主义与民族性交融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在哲理性的基础上,追求自由的艺术表现,为人类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作曲家们树立了楷模。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2
第1章 生平与创作  12-18
  1.1 勃拉姆斯生平简述  12-16
  1.2 勃拉姆斯钢琴音乐的风格特点  16
  1.3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创作背景及作品简介  16-18
第2章 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的创作技术与风格特征  18-78
  2.1 曲式结构形态  18-43
    1. 曲式分析图示  18-19
    2. 主题  19-20
    3. 变奏一  20-21
    4. 变奏二  21-22
    5. 变奏三  22-23
    6. 变奏四  23-24
    7. 变奏五  24-25
    8. 变奏六  25
    9. 变奏七  25-26
    10. 变奏八  26-27
    11. 变奏九  27
    12. 变奏十  27-28
    13. 变奏十一  28
    14. 变奏十二  28-29
    15. 变奏十三  29
    16. 变奏十四  29-33
    17. 变奏一(第二卷)  33-34
    18. 变奏二  34-35
    19. 变奏三  35-36
    20. 变奏四  36
    21. 变奏五  36-37
    22. 变奏六  37
    23. 变奏七  37-38
    24. 变奏八  38-39
    25. 变奏九  39-40
    26. 变奏十  40-41
    27. 变奏十一  41
    28. 变奏十二  41-42
    29. 变奏十三  42-43
    30. 变奏十四  43
  2.2 旋律发展手法  43-60
    1. 复调化旋律  44-50
    2. 重复性发展式旋律  50-51
    3. 动机模进式旋律  51-55
    4. 单音级进与跳进配合式旋律  55-56
    5. 分解和弦式旋律  56
    6. 双音音阶化旋律  56-57
    7. 半音化旋律  57-58
    8. 自然音阶式旋律  58-59
    9. 颤音式旋律  59-60
    10. 超八度音程及分解和弦式进行  60
  2.3 和声构成形态  60-67
    1. 正三和弦  60-62
    2. 副属和弦  62-63
    3. 持续音  63-65
    4. 三、六、八度音程的运用  65
    5. 变和弦  65-67
  2.4 和声进行的构成  67-78
第3章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的艺术特征与美学思想  78-82
  3.1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的艺术特征  78-80
    1.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的古典性  78-79
    2.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的浪漫性  79-80
    3.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的创新性  80
  3.2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的美学思想  80-82
结语  82-83
参考文献  83-86
致谢  86-87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7

相似论文

  1. 高师钢琴教学中关于中国钢琴作品的研究,J624.1
  2. 从歌剧《伊戈尔大公》看鲍罗丁的创作风格,J832
  3. 浅析黄安伦作品《舞诗》与其钢琴音乐创作特征,J624.1
  4. 浅谈勃拉姆斯《严肃的歌四首》,J605
  5. 隐逸诗人魏野诗歌研究,I207.22
  6. 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J624.1
  7. 勃拉姆斯《降E大调第二单簧管奏鸣曲》op.120音乐分析与版本比较,J624.1
  8.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探究,J616.2
  9. 青主与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与美学特征之比较研究,J614
  10. 勃拉姆斯《f小调钢琴奏鸣曲》(Op.5)研究,J624.1
  11. 彭修文民族管弦乐创作特征研究,J607
  12. 威尔第歌剧的创作特征及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研究,J832
  13. 贝利尼歌剧《诺尔玛》的分析与演唱,J832
  14. 巴托克第三时期弦乐四重奏的创作研究,J614
  15. 贝拉·巴托克《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J622.1
  16. 浅谈理查·施特劳斯早期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J616
  17. 刘青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与演唱诠释,J616
  18. 浅析勃拉姆斯《降E大调单簧管与钢琴奏鸣曲》OP.120 NO.2的钢琴演奏,J624.1
  19. 勃拉姆斯《G大调第一钢琴小提琴奏鸣曲》的演奏分析,J624.1
  20. 勃拉姆斯降E大调第二单簧管与钢琴奏鸣曲研究,J624.1
  21. 勃拉姆斯《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的音乐分析,J624.1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器乐理论与演奏法 > 键盘、簧乐理论和演奏法 > 钢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