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甘肃省2005年能、(火用)和广义的(火用)核算

作 者: 刘海清
导 师: 徐中民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关键词: 能效率 (火用)效率 广义(火用)效率 可持续利用 甘肃省
分类号: F426.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火用)的定义和(火用)的计算方法之后,详细说明了当前比较流行的(火用)分析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在研究能源可持续利用上新出现的(火用)效率和广义(火用)效率计算方法。然后,以甘肃省2005年各产业部门为例,应用(火用)核算方法,计算了甘肃省各个产业部门的能源利用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开采部门的能效率为95.9%,(火用)效率为95.5%,广义(火用)效率为97.8%;农林牧渔业部门的能效率为41.6%,(火用)效率为41.9%,广义(火用)效率为31.2%;能源转化部门的能效率为91.8%,(火用)效率为28.6%,广义(火用)效率为38.9%;工业部门的能效率为33.3%,(火用)效率为31.6%,广义(火用)效率为64.4%;运输业部门的能效率为12.9%,(火用)效率为12.2%,广义(火用)效率为82.4%;第三产业的能效率为35.9%,(火用)效率为35.8%,广义(火用)效率为96.5%;住户部门的能效率为0.1%,(火用)效率为0.2%,广义(火用)效率为291%。利用(火用)效率和广义(火用)核算的方法对甘肃省进行分析,开采部门,广义(火用)效率最高,主要是由于(火用)值高的能源大量流入。能源转化部门的广义(火用)效率不高,这说明甘肃省还没有充分利用水力资源,水力发电的比例还不够高。农林牧渔业的广义(火用)效率最低,这主要是因为甘肃省农业劳动力过剩,劳动效率不高。运输业部门的广义(火用)效率不是很高,这主要是因为甘肃省的运输主要是陆路运输,提高水路和航空运输有助于提高该部门的(火用)效率。而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部门,广义(火用)效率仅为64.4%,主要是因为甘肃省的工业是高耗能行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更新设备,引进先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提高该行业的(火用)效率。第三产业的广义(火用)效率为96.5%,这主要是因为甘肃地处西北五省区的中心,批发零售业做了很大的贡献。住户部门消耗了其它部门提供的能源和资源,仅为其它部门提供劳动力,所以广义(火用)的输出就比输入大了很多,而能效率和(火用)效率就接近于零。通过分析得出,甘肃省各产业部门都有很高的节能潜力,都还存在很大的(火用)效率提升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转移劳动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势在必行。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绪论  10-20
  1.1 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11-14
    1.1.1 确保经济合理的持续的能源供应和高效使用能源  11-13
    1.1.2 解决好和能源利用过程有关的环境问题  13-14
  1.2 研究区概况  14-15
  1.3 甘肃省能源的利用现状  15-17
    1.3.1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  15-16
    1.3.2 能源依存度高  16
    1.3.3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16-17
  1.4 论文选题思考与结构安排  17-20
    1.4.1 选题思考  17-18
    1.4.2 选题背景  18-19
    1.4.3 论文结构安排  19
    1.4.4 论文思路  19-20
2. (火用)分析法的概述  20-27
  2.1 (火用)的定义及其计算  20-23
    2.1.1 (火用)的定义  20-21
    2.1.2 (火用)与熵之间的关系  21
    2.1.3 热量的(火用)值的计算  21
    2.1.4 燃料的化学(火用)的计算  21-23
  2.2 (火用)分析方法的主要应用  23-24
    2.2.1 (火用)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个交会点  23-24
    2.2.2 (火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4
  2.3 (火用)分析方法的推广  24-25
    2.3.1 广义(火用)核算  24-25
    2.3.2 累积(火用)分析  25
    2.3.3 生命周期评价  25
  2.4 国内外(火用)分析方法研究的进展  25-27
    2.4.1 国际研究进展  26
    2.4.2 国内研究进展  26-27
3. 甘肃省资源转化过程中的(火用)分析  27-39
  3.1 研究方法简介  27
  3.2 甘肃省2005年各种资源基础的(火用)值的计算  27-39
    3.2.1 化石燃料和矿物能源  27-31
    3.2.2 可更新能源和林产品  31-35
      3.2.2.1 太阳能  32
      3.2.2.2 风能  32
      3.2.2.3 地热资源  32-33
      3.2.2.4 生物质能  33-34
      3.2.2.5 水能  34-35
      3.2.2.6 林产品  35
    3.2.3 农产品  35-36
    3.2.4 渔业和牧产品  36
    3.2.5 废弃物流  36-37
    3.2.6 原材料流  37-39
      3.2.6.1 非燃料矿物和矿石  37
      3.2.6.2 可循环利用的流出和流入的氧化物及废金属  37-38
      3.2.6.3 木材、纸浆和造纸行业的原材料  38-39
4. 甘肃省各产业部门的广义(火用)核算  39-59
  4.1 产业部门的划分  39
  4.2 产业部门间的能量流动  39
  4.3 产业部门间的广义(火用)核算  39-59
    4.3.1 货币流和劳动力流  41-44
    4.3.2 开采部门  44-45
    4.3.3 农林牧渔业部门  45-46
    4.3.4 能源转化部门  46-48
    4.3.5 工业部门  48-52
      4.3.5.1 木材、纸浆和造纸行业  49
      4.3.5.2 钢铁行业  49-50
      4.3.5.3 非铁金属行业  50
      4.3.5.4 化工行业  50
      4.3.5.5 纺织行业  50-52
    4.3.6 运输业  52-55
    4.3.7 第三产业  55-57
    4.3.8 住户部门  57-59
5. 结论与展望  59-63
  5.1 结论  59-61
  5.2 论文的不足  61-62
  5.3 (火用)分析研究展望  62-63
参考文献  63-67
附表  67-68
致谢  68

相似论文

  1. 太阳能光合生物连续制氢系统的火用分析研究,TQ116.2
  2. 甘肃省高脚竞速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52.9
  3. 甘肃省检察机关民事督促起诉情况的调研报告,D926.3
  4. 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F205
  5. “以人为本”理念下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F299.27
  6. 甘肃省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与对策,F276.1
  7. 建造甘肃省分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F832.2
  8. 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经济资本问题研究,F832.2
  9. 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TU986.5
  10. 风景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性利用研究,G122
  11. 遗址类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F592
  12. 地域条件下的甘肃省高速公路收费站及其附属设施建设,U417.7
  13. 甘肃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本土教学资源建设策略研究,D262.3
  14. 甘肃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排球裁判执裁能力培养研究,G842
  15. 甘肃省普通高校开展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831.3
  16. 甘肃省临夏自治州康乐县新治街小学女童义务教育调查研究,G629.2
  17. 促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的税收政策研究,F812.42
  18.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工业发展差异研究,F224
  19.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F301
  20. 基于可持续利用的土地供需平衡研究,F301
  2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研究,F127;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部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