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英语浸入式环境下小班幼儿第二语言习得与学得研究

作 者: 董琳
导 师: 刘华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学前教育学
关键词: 英语浸入式 第二语言 习得 学得
分类号: G61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52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世界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社会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国际交往逐渐频繁,国际接轨也日益密切,中国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如今在现代社会,社会需要大批能够适应国际接轨、全球化的人才。各个行业的工作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就是掌握双语或者甚至是多语,因此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眼光、国际沟通能力、开阔视野的人才,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掌握多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了多一种文化;掌握多一种语言,就是和世界更靠近一步。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未来的一代人应该具有这种国际意识与国际交往的能力,外语教育既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体现邓小平同志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载体①。1997年6月在中国西安成立了“中加教育合作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课题组”,制定了实验方案。课题组借鉴加拿大法语浸入式成功的理论和实践,开展“早期英语半浸入式教学”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探讨我国双语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并在有关儿童早期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为改革我国传统外语教育模式提供了借鉴②。笔者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以前对儿童第二语言的获得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作为报考研究生及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的动力。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在导师的引导下接触到了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并到幼儿园进行了一些观察研究。在这几年中,笔者参加英语浸入式课题组研究,接受课题分配的研究任务,在对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研究实验班跟踪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在追踪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小班幼儿的语言获得是一个飞速提高的过程,并且在相关研究中并未发现此类实证性研究,将研究基点定在了英语浸入式环境下小班幼儿第二语言的学得习得的研究主题上,力求本研究能够为儿童英语浸入式教学研究课题组项目贡献一点有意义的力量。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英语浸入式实验园某实验小班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采用现场观察和录像记录收集师幼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随机活动,通过运用国际通用的儿童语言数据交流系统----CHILDES,对收集到的师幼言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对研究资料量化分析的同时进行质性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教学建议。本研究从语言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获取了有价值的实证研究结果,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英语浸入式环境下小班幼儿第二语言的获得是通过学得与习得两种方式共同完成的;2.英语浸入式教学活动中教师高浓度的语言输入极大影响着幼儿的语言输出,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幼儿第二语言的学得和习得;3.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师通过良好的活动设计能够使幼儿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4.验证了幼儿英语浸入式课题组提出的“幼儿英语的学习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交流,取决于全英语环境的创设及具有挑战性的课程”;5.验证了幼儿英语浸入式课题组提出的“幼儿能够在情境化的活动中理解英语,并且学习如何用英语说,以此为基础,幼儿从渡过沉默期到开始学习用英语表达认识和感受,甚至会出现生成性语言”;6.日常生活中的英语浸入来源于更直接的生活经验,儿童能够通过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学习第二语言。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教学建议:1、高浓度输入,使幼儿浸泡在丰富的第二语言环境之中;2、依据沉默期特点进行教学;3、注意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师的语言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拖音现象和语法错误;4、加、强日常生活中师幼互动;5、注重多种感觉刺激,使用大量非语言信息;6、抓住儿童兴趣点,使幼儿能够更加愉快地参与到其中。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1章 绪论  10-13
  1.1 研究的缘起  10-11
  1.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1-12
  1.3 研究的价值  12-13
第2章 文献综述  13-24
  2.1 相关概念  13-14
    2.1.1 第二语言  13
    2.1.2 浸入式双语教育和英语浸入式  13-14
    2.1.3 习得学得  14
  2.2 浸入式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14-19
    2.2.1 浸入式理论依据  14-18
    2.2.2 浸入式研究综述  18-19
  2.3 语言习得与学得研究综述  19-24
    2.3.1 理论基础  19-23
    2.3.2 语言习得与学得研究综述  23-24
第3章 研究设计  24-32
  3.1 研究目的  24
  3.2 研究问题  24
  3.3 研究方法  24-26
    3.3.1 量化研究方法  24-25
    3.3.2 质性研究方法  25-26
  3.4 研究对象的选择  26-27
    3.4.1 被选择样本的介绍  26-27
    3.4.2 选取样本时考虑到了以下要求  27
  3.5 研究过程  27-32
    3.5.1 研究资料收集  28
    3.5.2 研究资料处理  28-31
    3.5.3 研究的局限性  31-32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2-52
  4.1 教学活动中师幼言语量化研究结果与分析  32-38
    4.1.1 师幼言语输入与输出的词汇量  32-33
    4.1.2 师幼言语完整句比例  33
    4.1.3 师幼言语平均句长(The Mean Length of Utterances,MLU)  33-34
    4.1.4 师幼平均话轮长度(The Mean Length of Turns,MLT)  34-36
    4.1.5 师幼言语倾向和言语行为量化结果与分析  36-38
  4.2 个案研究  38-41
  4.3 日常生活中师幼言语研究结果与分析  41-43
  4.4 学得与习得的具体案例分析  43-48
  4.5 英语浸入式教师使用的促进幼儿第二语言习得和学得教学策略  48-52
    4.5.1 重复正确策略  48-49
    4.5.2 完整句策略  49-50
    4.5.3 诱导策略  50
    4.5.4 游戏策略  50-52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52-56
  5.1 结论  52
  5.2 建议  52-55
  5.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55-56
参考文献  56-58
致谢  58-60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60

相似论文

  1. 学习策略训练对初中生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G633.41
  2. 说唱艺人现象的心理学研究,B849
  3. 俄罗斯留学生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习得研究,H195
  4. 中俄汉语教学方法比较,H195
  5. 英语专业精读课堂师生协商式互动研究,H319
  6.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递进复句习得研究,H195
  7.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问题研究,H195
  8.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调查与分析,H195
  9. 二语词汇习得中的文化因素,H09
  10. 留学生汉字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H195
  11. 二语习得情感因素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H195
  12. 非目的语环境下二语习得的问题与对策,H195
  13. 留学生汉语习得中委婉表达的考察与分析,H195
  14. 留学生习得汉语惯用语研究,H195
  15. 泰国大学中文系学生习得汉语语音声母偏误分析,H195
  16. 越南南方人学习汉语语音的常见错误分析及其教学策略,H195
  17. 专科学生汉字习得偏误研究,H195
  18. 母语文化背景语料的介入对英语学习的作用,H319.1
  19. 多义动词“切る”的词义范畴体系与习得,H36
  20. 关于日语学习者的“こと”和“の”习得的研究,H36
  21. 体验式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31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材 > 语言、识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