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教师回应策略研究
作 者: 刘英
导 师: 郑名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学前教育学
关键词: 回应策略 师幼互动 互动情境
分类号: G6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双方共同参与,“敞开”与“接纳”的过程。这个过程如同教练与教员之间相互“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不仅需要彼此接住对方的球,还应该以适当的方式、方法给予回应,将球抛还给对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保证互动的质量。本研究运用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现场观察、访谈收集资料,深入分析教师回应策略在师幼互动情境中的运行过程,探讨教师回应策略在师幼互动运行过程中的本质。对师幼互动情境中教师的回应策略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在教学互动情境中,教师使用回应策略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第二,教师的回应策略以维护规范、权威和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第三,教师的回应策略与回应目的、回应结果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通过对师幼互动情境中教师的回应策略进行质化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结论:首先,概括得出教师的回应策略主要有五种类型,即控制性策略、习惯化策略、聋哑盲策略,引导性策略和支持性策略;其次,分析得出教师回应策略的三个特点,即教师在回应幼儿的情境中运用的策略通常不止一种,而是一个策略群;教师回应策略以控制性为导向;不同的教师面对幼儿发起的相同类型的互动行为,其策略不同;最后,研究者根据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分析得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惯习,拥有专业资本的差异,以及其在互动场域中与幼儿的关系是影响教师回应策略的三个主要原因。针对师幼互动情境中,教师回应策略的现状,研究者在如何理解教师的教育机智与教师回应策略的关系,如何在师幼互动情境中建构理想的师幼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以期望更多的幼儿教师能通过此研究了解自己的回应策略,反思自己的回应行为,从而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和自身专业成长的能力。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第一部分 引论 7-18 一、研究的缘起 7-8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8-10 三、理论基础 10-11 四、研究综述 11-15 五、研究方法 15-18 第二部分 教师回应策略的总体描述 18-29 一、教师回应策略行为的界定及构成要素 18-21 二、教师回应策略的统计分析 21-27 三、研究的一般性结论 27-29 第三部分 教师回应策略的具体分析 29-50 一、教师回应策略的类型分析 29-43 二、教师回应策略的特点分析 43-45 三、教师回应策略的成因分析 45-50 第四部分 研究者的反思 50-53 结语 53-54 参考文献 54-56 后记 56
|
相似论文
- 声乐情境教学研究,J616-4
- 从发展心理学及社会生态学视角探索3—6岁幼儿钢琴教学,J624.1
- 关于幼儿园集体早期阅读活动实施过程的质化研究,G613.2
- 合作学习活动中师幼互动特点的研究,G612
- 幼儿园小班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研究,G612
-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研究,G612
- 幼儿园师幼互动中教师言语的研究,G615
-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指导语运用策略研究,G613.3
- 汉语称赞言语行为特征分析,H13
- 英汉称赞语回应策略跨文化比较研究,H030
-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G613.4
- “小帮手”现象探析,G61
- 情感视阈中的师幼互动研究,G612
- 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答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G615
- 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G610
- 对中国大学生在恭维回应语中性别差异的社会认知分析,H319
- 汉英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H0
- 中美大学生恭维赞赏及应对策略的对比研究,H030
- 学前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G610
- 教育机会均等视野下师幼互动研究,G6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