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晋南村落儿童健身游戏发展现状的社会学考察
作 者: 高凡杰
导 师: 郑旗
学 校: 山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
关键词: 晋南 村落 儿童健身游戏 发展现状
分类号: G62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村落儿童健身游戏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经过不断加工集体创造并广为流传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活动,不但符合儿童好学、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儿童的要求,深受儿童喜爱。村落儿童健身游戏不仅承载了传统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对相对落后的村落儿童起到很强的健身作用,对儿童锻炼身体和促进儿童社会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流传千年的村落儿童健身游戏却在消逝,曾经辉煌灿烂的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现在已经开始慢慢远离儿童的生活,远离人们的视线。对于村落小学缺少体育教师,缺乏体育器材的现状,村落儿童健身游戏无疑是儿童最好的体育锻炼项目,所以应该对村落儿童健身游戏进行筛选并加以保护,村落儿童健身游戏是村落儿童体育最后一道防线。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并综合运用了社会学、社会体育学、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晋南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发展历程、消逝情况以及消逝原因、儿童和家长眼中的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等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其中着重对晋南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消逝以及消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显示:村落儿童游戏从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发展到现在将近万年的历史,但是到了现代,由于各种原因,社会关注智育教育,导致了学校和老师注重成绩,加上受到社会影响的家长也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再加上电视媒体的吸引,还有网络在村落中开始流传,各个方面的影响导致了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游戏的时间被大量的挤占,儿童游戏的机会就少了,导致了晋南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消逝。结论:晋南村落儿童健身游戏在消逝,但是这种游戏不会消失,会以别样的方式出现,甚至流行,一种方式是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成人化、比赛化,二是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商业化,游戏道具生产的流水线;三是健身游戏与网络电子游戏的竞争化;四是健身游戏与教育的和谐化,这些都会促进村落儿童健身游戏健康的发展,而不会消失。
|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9 1 研究的背景 9-11 1.1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对儿童游戏权利的规定 9 1.2 国家政策对村落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要求 9 1.3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重点之一是青少年和儿童 9-10 1.4 村落儿童健身游戏丰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 10 1.5 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给社会敲响了警钟 10-11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3 2.1 研究的目的 11 2.2 研究的意义 11-13 3 文献综述 13-21 3.1 有关概念的界定 13-15 3.1.1 村落的概念 13-14 3.1.2 儿童和儿童健身游戏 14-15 3.2 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研究述评 15-21 3.2.1 儿童游戏的研究述评 15-19 3.2.2 村落儿童游戏的研究述评 19 3.2.3 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研究述评 19-20 3.2.4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20-21 4 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21-24 4.1 文献资料法 21 4.2 问卷调查法 21-22 4.2.1 问卷的设计 21 4.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1-22 4.3 质的研究方法 22-23 4.3.1 田野调查法 22 4.3.2 访谈法 22 4.3.3 观察法 22-23 4.4 研究步骤(技术路线图) 23-24 5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讨论 24-55 5.1 晋南村落儿童健身游戏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征 24-30 5.1.1 对晋南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追溯 24-25 5.1.2 建国后晋南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发展变化 25-27 5.1.3 晋南村落儿童健身游戏中的传统项目 27-30 5.2 晋南村落儿童参与健身游戏的现状—基于儿童和家长的社会调查 30-40 5.2.1 村落儿童对健身游戏的认识 30-35 5.2.2 家长对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认识 35-40 5.3 晋南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消逝及其原因 40-53 5.3.1 晋南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消逝 40-41 5.3.2 晋南村落儿童健身游戏消逝的原因 41-53 5.4 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未来发展趋势 53-55 5.4.1 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成人化、比赛化 53 5.4.2 村落儿童健身游戏的商业化 53 5.4.3 村落儿童健身游戏与网络电子游戏的竞争化 53-54 5.4.4 村落儿童健身游戏与教育的和谐化 54-55 6 结论与对策 55-57 6.1 结论 55 6.2 对策 55-57 6.2.1 对村落儿童健身游戏项目进行甄别 55 6.2.2 对村落儿童健身游戏项目进行改造 55-56 6.2.3 对村落儿童健身游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56 6.2.4 加大对村落学校“体育器材”的投入 56 6.2.5 保障村落儿童的游戏时间 56-57 致谢 57-58 参考文献 58-61 附录 61-64
|
相似论文
-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 广州市属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G715.1
-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422.6
- 促进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G633.3
-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G643
- 我国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43
- 从社会变迁视角探究村落民俗体育演变,G812.4
- 农村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研究,G521
- 乡村旅游的社会影响研究,C912.82
- 从十一届全运会成绩剖析吉林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12.7
- 双节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52
- 蔗糖工厂的发展现状与设计研究,TS248
- 鄂东南地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TU982.29
- 高要市蚬岗镇八卦村传统聚落研究,K928.5
- 风景名胜区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TU984.114
- 马桥镇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研究,TU982.29
-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开发零售银行市场的战略选择,F832.2
- 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民自杀现象研究,B846
- 传统村落的生态经验对城市设计的启示,TU984
- 东山岛沙质海岸带村落风水林研究,S759.6
- 基层中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R197.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初等教育 > 教材、课本、学生参考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