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小学主题生活作文教学研究

作 者: 雷雨
导 师: 余立新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学科教学
关键词: 生活 生活化 主题生活作文
分类号: G623.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学生作文缺乏兴趣、作文无内容可写、作文形式老套、作文目的功利化等问题,造成这样的现状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城市地区儿童与家庭生活相脱离,同时当前作文教学关注写作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了书面作文的指导,却忽视了口头作文的训练:不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闭门造车的现象比较严重;只重视作文指导,对学生作文的讲评做得很不够:教师大多依赖范文,不能亲自动笔写作“下水文”;强调学生共性,弱化了学生个性发展。而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小学作文教学中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本文在汲取中外写作理论研究精华的基础上,对主题生活作文教学,作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分析了我国现当代文艺理论以及国外作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以现实生活需要为作文能力培养目标,从关注学生真实生活,拓展学生作文内容与作文形式入手,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差异,努力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人格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小学主题生活作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实现作文过程的完整性,而不仅仅重视“写”这个环节,面向学生的真实广阔的生活,教师和家长不影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进行小学生活作文的教学实践,教师首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关注生活,引导学生挖掘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6
第一章 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6-14
  第一节 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6-7
    一、学生作文缺乏兴趣  6
    二、作文无内容可写,存在编、套、抄现象  6-7
    三、作文的形式老套  7
    四、作文的目的功利化,缺乏真情实感  7
  第二节 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7-14
    一、现代中国城市地区儿童生活诸问题  7-10
    二、小学作文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10-14
第二章 小学主题生活作文研究的背景、概念及理论支持  14-17
  第一节 小学主题生活作文研究的背景  14
    一、全国版新课程标准强调作文要面向生活  14
    二、上海版的新课程标准强调走生活作文之路  14
  第二节 小学主题生活作文的概述及理论支持  14-17
    一、小学主题生活作文的概述  14-15
    二、小学主题生活作文的理论支持  15-17
第三章 小学主题生活作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和价值  17-21
  第一节 小学主题生活作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17-19
    一、反映学生生活的真实性  17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7-18
    三、生活空间的广阔性  18-19
    四、师生关系平等性  19
  第二节 小学主题生活作文教学的价值  19-21
第四章 构建小学主题生活作文训练的初步探索  21-31
  第一节 把作文教学理念生活化  21-22
    一、生活性原则  21
    二、发展性原则  21
    三、主体性原则  21-22
  第二节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2-24
    一、智力因素  22-23
    二、非智力因素  23-24
  第三节 作文命题生活化  24-25
    一、半命题  24
    二、话题  24-25
  第四节 作文指导贴近生活  25-27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25
    二、鼓励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25-26
    三、带领学生体验生活  26-27
  第五节 主题生活作文的类型  27-29
    一、生活随感作文  27
    二、生活调查作文  27-28
    三、班级集体作文  28
    四、儿童诗  28
    五、生活情境作文  28-29
  第六节 作文评价紧扣生活  29-31
    一、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结合  29
    二、展现思维之花  29
    三、倾听学生心声,产生情感共鸣  29-30
    四、要注意作文评价的开放性  30-31
结束语  31-32
参考文献  32-33

相似论文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544.1
  2.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新探,B521
  3. 试论初中文言文教学生活化,G633.3
  4. 基于IAD框架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的供给影响因素分析,X33
  5. 母亲外出打工经历对农村小学生认知和社会生活能力影响的现况研究,R179
  6. 上海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研究,D631.2
  7. 农村低保群体社会态度研究,C912.6
  8. 《点石斋画报》视野下晚清女性生活形态探究,G239.29
  9. 纯氧曝气技术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X703
  10.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研究,B82-05
  11. 老年人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B844.4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略论,G641
  13. 体育锻炼情景下运动承诺与大学生压力反应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G804.8
  14. 城市生活垃圾催化气化制取燃气的实验研究,X799.3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六分钟步行距离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R563.9
  16. 论《格萨尔》民众生活中的民间信仰习俗,I207.9
  17.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922.182.3
  18. 我国生活类电视节目类型研究,G222
  19. 吉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问题研究,F323.89
  20. 现阶段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机制研究,F323.89
  21.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G633.7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初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汉语语文 > 作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