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作 者: 吴晓明
导 师: 汤哲声;高群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教育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语文课堂 有效教学
分类号: G63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语文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师问题意识偏弱,反思意识有待加强。在一种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学生态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语文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以及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不讲究宏观的有效策略,必不能产生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探讨:第一部分:语文课堂有效教学问题的提出。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受教育者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实践的活动。而由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渐进性、学生语言积累的缓慢性和学生语感养成的模糊性的原因,语文课堂实效性一直受着制约。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部分首先指出了有效教学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然后提出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同时分别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做了简要介绍,最后对有效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本部分拟结合个案和实践,通过对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与策略的探究,审视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揭示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突出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教学目标设计盲目。(二)教学双方缺乏有效合作。(三)教学形式过于追求活动化。第三部分:在新的课程观、课堂观、教学观、评价观的指导下,从新的视角来展现对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思考和探索,初步形成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它具体包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以学情为基础,体现针对性、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准确性、以教材为根本,体现可测性、以课标为依据,体现全面性;(二)实施有效的教学双方合作——教师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三)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创造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形式、注重内容和形式的有效结合、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以上,为教师教学提供可参考性的策略,为建立有效的语文教学机制提供依据。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1 一、问题的提出 11-21 (一)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4 1、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3 2、课题研究的意义 13-14 (二) 课题的理论基础 14-17 1、“有效教学”理论 14-15 2、建构主义理论 15-16 3、人本主义理论 16 4、最优化教学理论 16-17 (三)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7-19 1、国内研究现状 17-18 2、国外研究现状 18-19 (四) 有效教学概念的界定 19-21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21-31 (一)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 21-28 1、教学目标设计盲目 21-25 2、教学双方缺乏有效合作 25-27 3、教学形式过于追求活动化 27-28 (二) 语文课堂存在问题原因探究 28-31 1、教师对学情研究不够重视 28-29 2、教师观念陈旧,未能正确理解新课标 29 3、学生所学知识未能在实践中运用 29-31 三、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31-46 (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31-35 1、目标设计要以学情为基础,体现针对性 32-33 2、目标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准确性 33-34 3、目标设计要以教材为根本,体现可测性 34-35 4、目标设计要以课标为依据,体现全面性 35 (二) 实施有效的教学双方合作 35-41 1、教师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36-38 2、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38-40 3、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过程 40-41 (三) 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 41-46 1、创造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形式 42-43 2、注重内容和形式的有效结合 43-44 3、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44-46 四、结语 46-47 五、案例展示 47-55 参考文献 55-57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7-58 致谢 58
|
相似论文
-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 有效教学的长效之道,G633.3
-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 地理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G633.55
-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G712.3
- 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策略,G632.3
-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G633.55
-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力资源领导研究,G632.3
-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七年:一位亲历者的自我反思,G632.3
- 初中名著阅读有效教学初探,G633.3
- 基于学生差异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G633.41
- 高三写作教学策略研究,G633.3
- 太原市初中运动技能教学现状之研究,G633.96
- 新乡地区高中阶段美术课程改革现状调查与分析,G633.955
-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实施策略,G633.51
- 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美术教育及改革前景,G633.955
-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探微,G633.3
- 高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的研究,G632.3
- 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G633.67
- 意境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G633.3
- 从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看数学新课程改革,G633.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汉语语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