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作 者: 徐旭辉
导 师: 孙华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学科教学
关键词: 初中 物理习题教学 推理能力
分类号: G63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思维素质的好坏,思维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重视课堂上对学生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在中学物理学科教学中,物理思维能力是物理学科能力的核心,而作为物理思维能力之一的物理推理是物理思维正确性的基础,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基础,思维将是混乱的,乃至是荒谬的。只有有推理参与的思维活动,人们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本论文综合运用了调查法,文献查阅法、实验法对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如何进行推理能力培养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面上,提出了较有成效的“分析过程、找准关系——推理完整、表达规范——归纳总结、进行内化”的推理能力培养程序,强化推理意识和过程。指出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不同题型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具体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给出了常见几类习题的教学示例,对初中物理教师乃至高中物理教师进行习题教学时如何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引言  8-14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8-10
    1.1.1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8-9
    1.1.2 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9-10
  1.2 在初中进行推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0-13
    1.2.1 在初中进行推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10-11
    1.2.2 在初中进行推理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11-13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4
第二章 物理推理能力概述  14-28
  2.1 推理的概述  14-15
    2.1.1 什么是推理  14
    2.1.2 推理有逻辑性的条件  14-15
    2.1.3 推理的种类  15
  2.2 物理推理  15-23
    2.2.1 物理归纳推理  15-18
    2.2.2 物理演绎推理  18-21
    2.2.3 物理类比推理  21-23
  2.3 物理推理能力  23-28
    2.3.1 对物理推理能力的界定  24
    2.3.2 物理推理能力的表现  24-27
    2.3.3 物理习题教学与学生物理推理能力的培养  27-28
第三章 物理习题教学概述  28-47
  3.1 物理习题教学的作用  28-29
  3.2 物理习题教学的特点  29-31
  3.3 选择习题的原则  31-34
  3.4 初中物理习题的分类及特点  34-42
  3.5 习题教学的解题指导  42-45
  3.6 物理习题教学的一般程序  45-47
第四章 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策略  47-62
  4.1 推理能力现状调查  47-50
    4.1.1 问卷调查实施  47-49
    4.1.2 调查试卷分析  49-50
    4.1.3 调查总结  50
  4.2 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策略  50-62
    4.2.1 兴趣引导,明确推理的重要性  50-51
    4.2.2 通过有趣的推理实例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  51-60
    4.2.3 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程序,强化推理过程  60-62
第五章 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实验研究  62-92
  5.1 被试与变量的选择  62-63
  5.2 推理能力前测分析  63-68
    5.2.1 实验班情况  63-65
    5.2.2 对照班情况  65-66
    5.2.3 实验班与对照班推理能力前测比较  66-68
    5.2.4 Z 检验  68
  5.3 在不同题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实验  68-85
    5.3.1 在填空题的解答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示例  68-71
    5.3.2 在选择题的解答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示例  71-73
    5.3.3 在问答题的解答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示例  73-74
    5.3.4 在计算题的解答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示例  74-79
    5.3.5 在图解题的解答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示例  79-82
    5.3.6 在实验题的解答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示例  82-85
  5.4 实验结果分析  85-92
    5.4.1 实验班情况  86-88
    5.4.2 对照班情况  88-89
    5.4.3 实验班与对照班推理能力后测比较  89-91
    5.4.4 Z 检验  91-92
第六章 结束语  92-95
  6.1 结论  92
  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  92-95
    6.2.1 本研究的不足  92-93
    6.2.2 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93
    6.2.3 教学建议  93-95
参考文献  95-97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97-98
附录  98-116
致谢  116

相似论文

  1.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2. 沈阳市初中地理生本课堂现状调查研究,G633.55
  3. 广州市南沙区农村初中班主任胜任力研究,G635.1
  4.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5. 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研究,G633.3
  6. 语文教材性别文化研究,G633.3
  7.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探究,G633.3
  8.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培育问题研究,G633.2
  9.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10. 东莞镇区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633.3
  11. 傣族初中生教育需求价值取向研究,G755.5
  12.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G633.41
  13. 英语背诵对提高农村学校初中生听力能力的作用探索,G633.41
  14. 初中生早恋现象的调查与研究,B844.2
  15.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G633.6
  16.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17.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使用的规范性与准确性研究,G633.96
  18.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9.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20. 广州地区初中生作文真实性缺失问题研究,G633.34
  21. 粤东农村地区初中数学学业不良生的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G633.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物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