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重庆市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作 者: 黄小龙
导 师: 郭立亚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职业技术教育学
关键词: 重庆市中小学 课余田径 训练 现状 对策
分类号: G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的开展,不但能够在学生中普及推广田径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还可以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使运动员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弥补传统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下教体分离的缺陷,为国家竞技田径运动培养素质全面的后备人才。在体教结合的优越性日益明显的今天,中学田径课余训练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重庆市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包括对重庆市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的指导思想、管理制度、在训运动员现状、教练员现状、以及课余田径训练的物质条件和训练时间、内容和方法等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显示,重庆市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领导重视不够、指导思想不清楚、定位不明确、教练素质不高、训练的水平有限、受训学生训练与学习矛盾冲突、训练的经费不足、场地小器材陈旧等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建议:田径课余训练应该由学校、教练员、运动员、社会四方面共同努力,协同作战:学校要完善田径课余训练的管理制度,建立教练员考核和培训制度,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努力实现体教结合、培养人才“一条龙”制度;教练在训练中应该抓住学生的“关键期”,合理安排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学生在训练中要有饱满的激情,正确处理训练和学习的各种矛盾;社会要多关心和支持田径课余训练,体育要走向社会,社会要接受体育,并为田径训练的资金提供广阔的来源,为田径训练提供后勤保障;重庆市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要取得更大的成绩,就必须要对田径课余训练进行大力宣传,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瞻远瞩,才能真正实现通过田径课余训练普及体育运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这一终极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为重庆市中小学更好地开展田径课余训练和为重庆市培养优秀的综合素质高的田径运动员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也为重庆市政府、教育部门制定有关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发展方针、政策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1 前言  8-13
  1.1 选题意义  8
  1.2 文献综述  8-13
    1.2.1 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地位的研究  9-10
    1.2.2 田径课余训练开展的状况及发展的研究  10
    1.2.3 田径课余训练体育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  10-11
    1.2.4 田径课余训练的区域化研究  11
    1.2.5 课余田径训练与竞技训练、基础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关系研究  11
    1.2.6 课余田径训练的营养、恢复研究  11-13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4
  2.1 研究对象  13
  2.2 研究方法  13-14
    2.2.1 文献资料法  13
    2.2.2 问卷调查法  13
    2.2.3 访谈法  13
    2.2.4 数理统计法  13-14
3 结果与分析  14-35
  3.1 重庆市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指导思想和管理现状  14-20
    3.1.1 田径课余训练的指导思想  14-18
    3.1.2 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工作的管理状况  18-20
  3.2 重庆市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受训运动员现状  20-23
    3.2.1 受训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20
    3.2.2 运动员参加田径课余训练的动机  20-21
    3.2.3 受训学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21-22
    3.2.4 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不高,心理调适能力差  22-23
    3.2.5 运动员家庭的支持情况  23
  3.3 重庆市中小学田径课余带训教师队伍现状  23-29
    3.3.1 田径课余训练教练的素质要求  23-24
    3.3.2 业余训练的教练员(教师)现状及分析  24-25
    3.3.3 专职教练员现状及分析  25-26
    3.3.4 教练员的来源情况  26
    3.3.5 教练员(教师)训练的态度及训练水平、科研水平  26-27
    3.3.6 选材经验化,缺乏科学性  27
    3.3.7 教练员的工作与待遇情况  27-28
    3.3.8 教练员的培训情况  28-29
  3.4 重庆市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物质条件  29-31
    3.4.1 田径课余训练的经费来源情况  29-30
    3.4.2 田径课余训练场地情况  30
    3.4.3 田径课余训练的器材情况  30-31
  3.5 重庆市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时间情况  31-32
  3.6 重庆市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32-35
    3.6.1 训练成人化,“拔苗助长”  32-33
    3.6.2 训练不科学,训练内容机械化,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训练内容  33-34
    3.6.3 训练手段陈旧  34-35
4 重庆市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建议和基本对策  35-43
  4.1 改革管理制度,加强领导重视,明确训练目标,加大宣传力度  35-36
  4.2 实现体教结合,完善“一条龙”制度  36-37
  4.3 加强少年儿童田径基础训练战略地位的研究,因材施教,培养良好的训练作风  37
  4.4 抓好运动员“关键期”,科学安排训练内容  37-38
  4.5 加强学生心理训练,正确处理课余训练与学习的矛盾  38-39
  4.6 建立教师专门管理机构,提高教练员队伍素质  39-40
  4.7 加强科学选材,拓宽田径后备人才培养途径  40-41
  4.8 加强学校体育社会化,广泛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41-42
  4.9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瞻远瞩,健全和完善课余训练评估体制  42-43
5 结论  43-44
参考文献  44-46
附录  46-50
致谢  50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3.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4.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5.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6. 调整云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策略研究,G649.2
  7.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8. 统计机器翻译中结构转换技术的研究,TP391.2
  9.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10.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11.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12.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13.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14.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15.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16.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17. 中学生作文非智力因素分析,G633.3
  18. 高考数学压轴题背景溯源分析及其备考教学研究,G633.6
  19. 东莞镇区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633.3
  20.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21.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田径运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