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环境支撑

作 者: 魏德营
导 师: 尤小立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教育
关键词: 中学生 和谐人格 环境支撑
分类号: G6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个性、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个人的全面自我维护或个人自我的目的性。个人的全面发展客观上要求人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社会的主体是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需要具有和谐人格的社会成员来实践,而中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未来主力军,现在中学生的人格状况和未来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状态,对中学生人格的关注实际上是对社会和国家未来的关注。忽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学生的人格障碍并阻碍健全人格的养成。在推动素质教育的今天,重新审视人格教育,将人格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现中重新科学的定位,以培养健全人格作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青少年成才的保证。所以,培养和塑造中学生健康和谐人格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能力,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和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保障中学生在和谐的健康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章:人格的概念、形成与特点。阐述了目前国内外专家在人格方面研究的现状和成果、人格形成的几个阶段以及人格所具有的四个基本特征;第二章:和谐人格。阐述了和谐人格的类型、特征以及中学生人格形成过程中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等因素对中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第三章:中学生人格缺陷。通过材料事实来阐述目前中学生不和谐人格的类型和表现,对中学生不和谐人格产生的原因从中学生自身以及成长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第四章:和谐人格塑造的环境保障。中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需要社会环境包括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8
前言  8-11
  1. 课题的提出  8
  2. 课题的意义  8
  3. 国内研究的现状  8-10
  4. 国外研究的现状  10-11
第一章 人格的概念、形成与特点  11-19
  一、人格的概念  11-12
  二、人格形成阶段  12-15
    1、婴幼儿期(约1-7岁)  13
    2.儿童期(约7-12岁)  13-14
    3.青少年期(约12-22岁)  14-15
  三、人格的基本特性  15-19
    1. 整体性  15-16
    2. 稳定性  16-17
    3. 独特性  17
    4. 社会性  17-19
第二章 中学生和谐人格  19-29
  一、和谐人格的涵义、类型和特征  19-23
    1. 和谐人格的涵义  19-20
    2. 和谐人格的类型  20-21
    3.中学生和谐人格的特征  21-23
    4.和谐人格与人格的关系  23
  二、影响中学生和谐人格的环境因素  23-29
    1. 社会环境  24-26
    2. 家庭环境  26-27
    3. 学校教育  27-29
第三章 中学生人格缺陷  29-38
  一、中学生人格缺陷的涵义、类型、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29-33
    1. 人格缺陷的涵义  29
    2. 中学生人格缺陷的类型  29-30
    3. 中学生人格缺陷的表现形式  30-33
  二、中学生人格缺陷产生的原因  33-36
    1.中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特点  33-34
    2. 学习环境因素  34-35
    3. 社会环境因素  35-36
  三、中学生人格缺陷的防治  36-38
第四章 中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环境保障  38-53
  一、和谐社会教育环境  38-42
    1. 净化社会风气  38-39
    2. 净化传媒和网络环境  39-40
    3. 和谐社区环境  40-42
  二、和谐家庭环境  42-45
    1.为学生成长创建好的环境  43
    2. 为孩子成长树立好的榜样  43-45
  三、和谐学校文化环境  45-53
    1.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46-47
    2. 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47-49
    3. 学校制度环境  49-50
    4.和谐的教育关系环境  50-53
结束语  53-54
参考文献  54-57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57-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2. 论中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G631
  3. 当代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生命哲学审视,G631
  4. 广州市中学生英语课堂写作焦虑与写作成绩的相关研究,G633.41
  5. 词汇自主学习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G633.41
  6. 不同性别角色中学生的自我构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7. 校服文化与中学生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G635.5
  8.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及其当代人格应用研究,A811.6
  9. NBA文化对我国中学生篮球爱好者的影响,G841
  10. 大学生群体中和谐人格的缺失分析及自主性构建,G641
  11. 文学经典阅读与中职生和谐人格建构,G633.3
  12. 体育锻炼与中学生乐观的关系研究,G804.2
  13.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G831
  14. 宝鸡市红山中学学生(12-15岁)健康体适能发展水平的探索研究,G804.49
  15. 关于发挥共青团在中学德育中的作用研究,D297
  16. 农村中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I210
  17. 培养中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G633.41
  18. 文化视角下彝族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G633.41
  19. 中学生对班级环境的知觉、人际信任与学习分享行为的关系,B844.2
  20. 震后中学生的灾难暴露、家庭复原力和创伤后成长的关系研究,B844.2
  21. 灾区中学生人格特质、感知的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一项纵向研究,B844.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