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模因论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
作 者: 杨婷
导 师: 李凤琴
学 校: 山西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新课标 模因论 仿写 英语写作
分类号: G633.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3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写作是一个需要掌握一定词汇量、句型、语法知识及写作技巧高度复杂的思维过程。培养写作技能,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是新教材英语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所学词汇、语法和句型的基础上造简单的句子,能仿照学过的题材和所给的范例写简单的短文、书信、通知等。该要求充分考虑了初中生的特点,强调了初中英语写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而该理论在语言中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知识和句型等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上。因此,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本研究尝试将模因论理论运用于初中的英语写作教学,检验基于课文背诵与模仿的仿写训练能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本实验是在山西省长治市第四中学初二年级的两个自然班(分别为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的,对他们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验研究。实验班采用基于模因论的仿写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而对照班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导的即读写分离的课堂教学。在试验前对两个班分别进行了有关英语总成绩与写作技能的前测,并对他们进行了有关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对英语写作的理解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实验的三个假设:1、基于模因论的仿写能够降低焦虑,增加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2、基于模因论的仿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3、基于模因论的仿写能够相应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总成绩。实验结束后,笔者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对比实验班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基于模因论的仿写降低了学生的焦虑,增加了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2、通过对两个班写作的前、中、后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基于课文背诵与模仿的仿写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用词造句的准确性与规范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3、通过对两个班前后测的英语总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基于课文背诵与模仿的仿写训练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成绩的同时,学生因为巩固了词汇、熟悉了常用句型、掌握了语法知识,增强了语感,即语言知识的提高也相应地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总成绩。由此可见,将模因论理论运用于初中的英语写作教学是必要而且可行的。本文所做的只是有限尝试,笔者希望能够以此引起更多的同行对有关模因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的关注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
全文目录
Abstract 3-5 摘要 5-9 1. Introduction 9-12 1.1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nglish Writ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9-10 1.2 The Reasons for the Failure of Writing Teaching 10 1.3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 10-12 2. Theoretical Basis 12-21 2.1 The Features of English Writing 12-13 2.2 Skinner’s Behaviorism Theory on Language Learning 13-14 2.3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and Swain’s Output Hypothesis 14-15 2.4 Memetics Theory 15-21 3. Literature Review 21-25 3.1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Memetics Theory Abroad 21-22 3.2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Memetics Theory at Home 22-24 3.3 The Present Study 24-25 4. Study Design 25-38 4.1 Hypotheses of the Study 25 4.2 Subjects 25 4.3 Instruments 25-28 4.4 Procedures of the Study 28-37 4.5 Data Collection 37-38 5.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38-50 5.1 A Comparison between EC and CC in the Pre-test 38-39 5.2 Analysis of the Result of Mid-tests 39-40 5.3 Analysis of the Result of the Post-test 40-42 5.4 Analysis of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s 42-43 5.5 Discussion 43-44 5.6 Pedagogical Suggestions 44-50 6. Conclusion 50-52 6.1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50 6.2 Limit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Futher Studies 50-52 Acknowledgements 52-53 Bibliography 53-56 Appendix 1 56-58 Appendix 2 58-59 Appendix 3 59-61 Appendix 4 61-67 Appendix 5 67-75
|
相似论文
- 对促进中学生写作中自我纠错能力提高的研究,G633.41
- 广州市中学生英语课堂写作焦虑与写作成绩的相关研究,G633.41
- 过程写作法与中职英语写作教学,G633.41
- 基于框架的词汇教学对高一学生写作中的假朋友现象的影响,G633.41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G633.34
-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633.41
- 语块与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G633.41
- 修辞格教学与高中英语写作,G633.41
- 体验式英语学习对初中英语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G633.41
- 南昌市六所高校附属中学实施体育“新课标”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633.96
-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G633.51
- 模因理论视角下术语的非术语化现象及其过程研究,H083
-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同伴反馈有效性实验研究,H319
- 高职学校学生英语写作的错误分析,H319
- 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G633.41
- 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读者意识研究,H319
- 过程写作法在小学高段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G623.31
- 新课标指导下中学美术教材研究,G633.955
-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研究,G633.55
- 词块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G633.41
- 模因论视角下的X-Gate与X-门对比研究,H0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外语 > 英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