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村初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叙事研究

作 者: 卜德镇
导 师: 张迎春
学 校: 山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农村初中 学生 考试作弊
分类号: G63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几年来,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令人触目惊心。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和管理实践中一个十分令人担忧的问题。考试作弊行为,不利于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严重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式,在书写教学日志与反思、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等研究手段的基础上,在主题下面穿插一些故事片断和材料分析,让这些故事性的描述对该主题的内容加以展示和说明,呈现研究者作为教师解决农村初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过程,旨在找出引起该农村初中学生考试作弊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教育内部因素,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为面对类似情况的读者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农村初中学生考试作弊是应试教育模式规范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违纪行为。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期望、教师教育艺术欠缺、评价制度的不合理和学生的趋利避害思想。教师在制止农村初中学生考试作弊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教师积极制止学生考试作弊能够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1. 引论  9-12
  1.1 研究的缘起  9-10
    1.1.1 农村初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值得关注  9
    1.1.2 已有研究存在严重不足  9-10
  1.2 我的研究兴趣  10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12
    1.3.1 研究目的  10-11
    1.3.2 研究意义  11-12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文献综述  12-20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5
    2.1.1 考试  12
    2.1.2 作弊  12-13
    2.1.3 考试作弊  13
    2.1.4 叙事与叙事研究  13-15
  2.2 文献综述  15-20
    2.2.1 国外研究综述  15-16
    2.2.2 国内研究综述  16-20
3. 研究设计  20-24
  3.1 样本的选择  20
  3.2 研究过程  20-21
  3.3 研究方法  21-22
    3.3.1 资料的收集方法  21-22
    3.3.2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22
    3.3.3 资料的验证  22
  3.4 关于研究的其它说明  22-24
    3.4.1 推广度问题  22-23
    3.4.2 伦理道德问题  23-24
4. A 校学生考试作弊现状的描述  24-31
  4.1 A 校的描述  24-25
  4.2 A 校学生考试作弊现状的描述  25-26
  4.3 A 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  26-31
    4.3.1 社会原因  27-28
    4.3.2 学校方面的原因  28
    4.3.3 家庭方面的原因  28-29
    4.3.4 学生方面的原因  29-31
5. 解决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叙事研究  31-65
  5.1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31-42
    5.1.1 严格要求学生  31-34
    5.1.2 强化教师的责任感  34-40
    5.1.3 完善考试制度  40-42
  5.2 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  42-61
    5.2.1 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  42-45
    5.2.2 唤醒学生的自尊  45-48
    5.2.3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48-53
    5.2.4 培养学生的鸿鹄之志  53-55
    5.2.5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55-61
  5.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1-65
    5.3.1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61
    5.3.2 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  61-63
    5.3.3 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  63
    5.3.4 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63-65
6. 解决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反思  65-76
  6.1 结论  65
  6.2 取得的成效  65-71
    6.2.1 从学生学习成绩的角度  65-66
    6.2.2 从学生思想变化的角度  66-70
    6.2.3 从其他教师的评价来看对学生的影响  70-71
  6.3 对研究者自我成长的促进  71-74
  6.4 力不从心的问题  74-76
    6.4.1 教师的教育艺术  74-75
    6.4.2 评价制度  75
    6.4.3 写作水平  75-76
7. 今后的研究方向  76-77
致谢  77-78
参考文献  78-82
附录  82-88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88

相似论文

  1.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2.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3.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4.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5.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6.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7.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2
  8. 英语背诵对提高农村学校初中生听力能力的作用探索,G633.41
  9.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策略探讨,G622.4
  10.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G633.6
  11. 论中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G631
  12.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13. 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G637
  14. 中学生学业不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G632.0
  15. 高一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研究,G633.55
  16. 基于GIS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G647
  17. 广州市中学生英语课堂写作焦虑与写作成绩的相关研究,G633.41
  18. 词汇自主学习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G633.41
  19.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20.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21.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教学法与教学组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