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数学观视角下的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研究
作 者: 蒋祥辉
导 师: 孙杰远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观 实证研究 教学建议
分类号: G63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数学已经广泛深入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都非常关心数学应用意识本质、主要表现等问题,并且通过调查来分析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现状,提出了许多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策略和建议。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都是探讨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策略与教学建议,没有分析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与特点,没有衡量不同层次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水平的工具,也没有判断不同层次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特点的方法。另一方面,已有很多学者从数学观的视角研究与思考数学发展及数学教育状况,这向我们展示了数学教育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由此,我们大胆地在数学观视角下分析与思考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结果发现:不同数学应用意识表现的学生的数学观存在差异。本论文立足于不同类型数学观的视角,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展开关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缘起等问题。第二部分阐述了数学应用意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提出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构想与设计。阐明文章主要研究内容:(1)不同类型数学观的视角下,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层次;(2)不同类型数学观的视角下,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呈现特点;(3)不同性别、年级、区域之间不同类型数学观之间的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否存在差异;(4)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建议。此外,界定了数学应用意识概念、数学观本质,并且阐述了数学应用意识的特点与数学观的分类。第四部分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数学应用意识的实证研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初中生普遍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学应用意识;(2)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广阔性、主动性与丰富性较高,而多样性与创造性较差;(3)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层次不受性别、区域与年级的影响,但是不同类型数学观的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存在差异。第五部分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提出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建议。1、完善学生数学观,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2、加强数学开放题教学,拓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3、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4、开展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最后提出本研究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第一部分 绪论 8-12 一、研究背景 8-9 二、研究缘起 9-12 (一) 数学观视角下的数学发展研究 9 (二) 数学观视角下的数学教育研究 9-12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2-14 一、数学应用意识的研究 12-13 (一) 数学应用意识理论研究 12 (二) 数学应用意识实证研究 12-13 二、对数学应用意识研究的评价 13-14 第三部分 研究构想与设计 14-21 一、研究目的 14 二、研究的意义 14 三、研究设计与构想 14-15 四、基本概念 15-21 (一) 意识 15 (二) 数学应用意识 15-17 (三) 数学应用意识主要表现 17 (四) 数学应用意识特点 17-18 (五) 数学观本质与构成 18-19 (六) 数学观分类 19-21 第四部分 数学观视角下数学应用意识的实证研究 21-45 一、研究方法 21 (一) 文献法 21 (二) 问卷调查法 21 二、研究对象 21 三、研究过程 21-45 (一) 问卷内容编制 21-22 (二) 问卷发放与回收 22-23 (三)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24 (四) 问卷信效度分析 24-31 (五) 统计结果分析与讨论 31-43 (六) 研究结论 43-45 第五部分 教学建议与措施 45-54 一、完善学生数学观,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 45-47 (一) 拓展学生数学关联性知识 45 (二) 提高学生数学化水平 45-46 (三) 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 46-47 二、加强数学开放题教学,拓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47-49 (一) 数学开放题编制原则 48 (二) 数学开放题教学策略 48-49 三、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49-51 (一) 创设问题情境,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广阔性与主动性 50-51 (二) 概括抽象,建立模型,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多样性 51 (三) 应用数学模型,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创造性与丰富性 51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51-53 (一) 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 52 (二) 自主探究,及时引导 52 (三) 合作学习,交流互动 52-53 五、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53-54 注释 54-56 参考文献 56-59 附录一 59-62 附录二 62-65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65-66 致谢 66
|
相似论文
-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 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G633.6
- 教育对犯罪程度的效应分析,D917
-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47.2
- 统计方法在我国外语测试领域应用的调查研究,H319
- 高中英语词汇情境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G633.41
- 高中英语学困生非智力因素调查研究,G633.41
- B2C市场中价格和价格离散的实证研究,F724.6
- 初中数学中图形变换的相关教学研究,G633.6
- 高师生数学应用意识调查研究,G633.6
- 电子商务技术扩散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F224
- BOT项目特许经营者选择标准研究,F224
-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客户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F224
-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F224
- 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名量词偏误分析,H195
- 与“在+处所”有关的偏误问题考察,H195
- 输出性活动在听力课教学中的作用,H195
- 外国人学汉语话语主体观点表达形式的考察分析,H195
- 汉韩同形词的研究及相关教学策略,H195
- IPO市场择时与房地产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研究,F832.51;F224
- 老年用品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F72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数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