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体育高考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作 者: 张永胜
导 师: 姚辉洲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考试 体育高考 考试内容 管理
分类号: G633.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体育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学生深造学习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是我国高考工作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体育高考的效度不仅影响体育专业招生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对于引导学生的规范训练,深化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体育高考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其理论系统化,将对引导体育高考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体育高考从建国到现在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却缺少对其考试理论的归纳和论述。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因此,构建体育高考理论体系有利于提高体育高考的质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各省市举办体育高考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广西体育高考专家进行访谈,对我国各省市体育高考考试内容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考试学原理、考试管理学、高考理论与实践、体育测量与评价等学科理论,对体育高考的概念、性质、目标、功能、原则、评价、考试内容设置、考试管理等几个方面的理论做了初步探讨。旨在为构建全面系统的体育高考理论作一点抛砖引玉的工作。主要理论观点如下:(1)体育高考的一般属性包括:社会性、组织性、目的性、选择性、区域性、公开性,身体表现性。本质属性为鉴别人的运动能力的个别差异。(2)体育高考的特点包括:表现评价化;过程公开化;竞争激烈化;成绩制约性;组织复杂性;过程难度大;成绩不易复评。(3)体育高考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公平性原则。(4)体育高考内容选择的要求包括: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高内容选择的科学性;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代表性、典型性;简单实用,并有预测性;有利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5)“3PS”模式的提出。以本文的体育高考理论为指导,在对我国体育高考考试内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广西体育高考专家意见,提出了“3PS”模式。旨在为体育高考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促进体育高考的科学化发展。并把“3PS”模式与我国现行的8类体育高考考试内容设置模式相比较,表现优势如下:①身体素质考试内容设置更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②弥补了只考身体素质的缺陷;③与“身体素质+基本技术+专项”同类模式相比,更能体现公平性;④与“身体素质3项+综合技术2项”模式相比,针对技术,更注重考生的差异性和自主权,促进学生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⑤与“身体素质3项+专项”模式相比,表现出了更灵活、更合理的特点。
|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2 第1章 前言 12-15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13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13-14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思路、目的和范围 14-15 第2章 体育高考的性质 15-27 第一节 体育高考的概念 15-18 一、体育高考概念的界定 15-17 二、体育高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7-18 第二节 体育高考的属性 18-20 一、体育高考的一般属性 18-20 (一) 社会性 18 (二) 组织性 18 (三) 目的性 18 (四) 选择性 18-19 (五) 区域性 19 (六) 公开性 19 (七) 身体表现性 19-20 二、体育高考的本质属性 20 第三节 体育高考的结构和特点 20-27 一、体育高考的结构 20-23 (一) 体育高考结构的组成要素 21-22 (二) 各要素相互关系 22-23 二、体育高考的特点 23-27 (一) 表现评价化 23 (二) 过程公开化 23-24 (三) 竞争激烈化 24 (四) 成绩制约性 24 (五) 组织复杂性 24-25 (六) 管理难度大 25 (七) 成绩不易复评 25-27 第3章 体育高考的功能与目标 27-36 第一节 体育高考的功能 27-35 一、体育高考的本体功能 27-29 (一) 评定和选拔功能 27-28 (二) 诊断和反馈功能 28 (三) 预测和激励功能 28-29 二、体育高考的社会功能 29-35 (一) 教育功能 29-30 (二) 文化功能 30-31 (三) 政治功能 31-33 (四) 经济功能 33-35 第二节 体育高考的目标 35-36 第4章 体育高考的原则 36-41 第一节 科学性原则 36-37 第二节 导向性原则 37 第三节 发展性原则 37-38 第四节 客观性原则 38 第五节 实践性原则 38-39 第六节 公平性原则 39-41 第5章 体育高考的评价 41-46 第一节 信度 41-43 一、信度的含义 41-42 二、提高信度的方法 42-43 第二节 效度 43-46 一、效度的含义 43 二、提高效度的方法 43-46 (一) 提高内容的有效性 43-44 (二) 提高结构的有效性 44 (三) 控制难度,提高区分度 44-46 第6章 体育高考的考试内容 46-66 第一节 我国体育高考考试内容设置状况 46-50 一、我国体育高考考试内容设置的历程 46-49 二、我国体育高考考试内容设置的现状分析 49-50 第二节 我国体育高考考试内容设置的研究现状 50-55 一、专项考试内容必要性的研究 51-52 二、取消专项考试内容可行性的研究 52-54 三、身体素质考试内容的研究 54-55 第三节 体育高考考试内容选择的要求 55-60 一、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55-56 二、提高内容选择的科学性 56 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6 四、要有代表性、典型性 56 五、简单实用,并有预测性 56-57 六、有利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57-60 (一)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57-59 (二)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59-60 第四节 体育高考考试内容“3PS”的模式设想 60-66 一、“3PS”模式的含义 60-61 二、“3PS”模式的由来 61-62 三、“3P”内容的来源 62-63 四、“3PS”模式的优势 63-66 第7章 体育高考的管理 66-77 第一节 考前工作的管理 66-69 一、建立组织机构,编制考试计划 66-67 二、组织考试报名,编排考试方案 67-68 三、慎重选择考点,积极准备器材 68 四、认真选聘、严格培训考评员 68-69 第二节 考试过程管理 69-71 一、全面准备,严格管理 69-70 二、按压指模,确认成绩 70 三、接受申诉,严肃处理 70-71 第三节 考后工作的管理 71-72 一、成绩保管,两级分离 71 二、成绩录入,多次校对 71 三、成绩查分,三级核查 71 四、考试总结,促进完善 71-72 第四节 体育高考的考风 72-77 一、端正考风的意义 72 二、考风不正的原因 72-74 (一) 国家对考试作弊的立法严重滞后 72-73 (二) 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恶化 73 (三) 体育高考本身复杂多变的技术特性及其作弊空间的客观存在 73 (四) 体育高考组织管理中存在漏洞 73-74 (五) 风险小与收益大 74 三、端正考风的措施 74-77 (一) 建立严密、严格的规章制度 74 (二) 建立一支廉洁公正、不徇私情、认真负责的考试工作队伍 74-75 (三) 提高监管的严密性与科学性 75 (四) 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大打击作弊的力度 75-76 (五) 加强主观评分项目的监管,缩小作弊空间 76-77 第8章 结束语 77-78 参考文献 78-81 附录 81-8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2-83 致谢 83-84
|
相似论文
- 窃电实时监控与欠费管理系统的研究,TM73
- 电子文书安全签发系统的研制,TN918.2
- 异构环境下企业互操作技术及在物资供应链系统中的应用,TP311.52
- 基于特征的软构件建模方法及其在VMI管理系统中的应用,TP311.52
- JPEG图像的透明安全性研究,TP391.41
-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测试装置软件系统研制,TP311.52
- 中小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TP311.52
- 支持产品物料追踪溯源的物流管理系统,TP311.52
- 飞行模拟中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CDU组件设计与仿真,TP391.9
- 基于功能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对密钥管理协议研究,TP212.9
-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F274
- 武器装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 教学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 部队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 XD软体家具公司经营战略研究,F272
- 食品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研究,TS201.6
- 破解城乡结合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难题,D630
-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 幼儿混龄区域活动管理研究,G617
-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管理研究,G642.3
-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体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