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及政策研究

作 者: 安富海
导 师: 王鉴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民族地区地方课程 地方性知识 开发模式 政策
分类号: G63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实行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全国各地,无论是汉族地区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如果说考虑了地域的差异性,只是把主流文化的课程文本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的课程文本而已,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央集权课程的运行模式。这种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对于培养国家公民、保证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即高度统一的课程制度无法兼顾各地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需求,从而导致了课程与各地社会、教育和学生发展的实际相脱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关于地方课程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地方课程尤其是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背离了地方课程建设的初衷,没能发挥地方课程应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地方课程的实施模式理解上的“西方”化倾向明显,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二是对于国内的地方课程开发的历史与模式缺乏整体的把握;三是对民族地方课程的理论基础——地方性知识的价值认识不够;四是地方课程内容脱离地方实际。五是在地方课程的实施中,学校想方设法弄虚作假去应付上级的检查,使地方课程的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鉴于现有地方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的特殊的价值,本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个案,对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历史进行考察,对现有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地方性知识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扎根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开发模式,并提出了建立这种模式的相应的政策支持的建议。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都有其特殊的价值,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理论研究和特殊的政策保障。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10
一、前言  10-22
  (一) 研究背景  10-12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3
  (三) 相关概念界定  13-14
  (四) 相关研究综述  14-19
  (五) 研究思路  19-20
  (六) 研究方法  20-22
二、关于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政策的历史考察  22-32
  (一) 关于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及政策发展的历史考察  22-29
  (二) 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及政策发展的经验总结  29-32
三、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与基础教育地方课程  32-47
  (一) 地方性知识的价值  32-38
  (二) 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特征和功能  38-41
  (三) 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特殊性  41-47
    1.课程内容的特殊性  42-43
    2.学习者的特殊性  43-44
    3.课程开发模式的特殊性  44-45
    4.课程政策的特殊性  45-47
四、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47-60
  (一) 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现状  47-49
  (二) 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49-60
五、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模式的构建及政策研究  60-77
  (一) 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60-63
    1.地方性知识理论  60-61
    2.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61
    3.扎根理论  61-62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62-63
  (二) 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模式构建的内容及政策  63-77
    1.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目标  63-65
    2.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内容  65-68
    3.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写思路  68-71
    4.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实施  71-73
    5.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评价  73-75
    6.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管理  75-77
参考文献  77-81
附录  81-85
后记  85

相似论文

  1. 巴西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研究,G577.7
  2.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政策的实证研究,G818.2
  3.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4.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5.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公共政策研究,G522.3
  6. 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研究,R197.1
  7.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8. 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伦理学思考,B82-058
  9. 公共政策执行再生性梗阻与症解研究,D035
  10.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滞问题研究,D630
  11. 中国政府惠农政策实证研究,D422.6
  1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G522.3
  13. 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研究,G637.2
  14. 区域内示范性高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G639.2
  15. 福建自驾车旅游空间开发格局研究,G895
  16.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17. 环境政策的有效性,X321
  18. “中国NGO”的发展现状研究,D632.9
  19. 苏州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412.6
  20. 武汉市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研究,F249.27
  21. 里下河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研究,X59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课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