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中数学教师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知识的形成机制及其相互作用研究
作 者: 丁亥福赛
导 师: 傅敏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师 理论性教学知识 实践性教学知识 形成机制
分类号: G63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教学知识一直是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教师的教学知识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条件,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论文采用访谈法,以两位高中数学教师为访谈对象,对高中数学教师理论性教学知识与实践性教学知识的形成机制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首先,从理论性教学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知识两个角度对国内外有关教师知识、教师教学知识、教师个人知识、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其次,解析了知识、教学知识、教师教学知识、理论性教学知识、实践性教学知识以及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的涵义。在此基础上选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结合访谈资料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师理论性教学知识与实践性教学知识的形成机制及其相互作用:高中数学教师的理论性教学知识形成于教师对相应理论性教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性教学知识的理论化;实践性教学知识形成于教师教学体验的提升和理论性教学知识的实践化。高中数学教师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教学实践中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最后,根据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的形成机制,从提倡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模式,加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的培训;高师数学教师教育要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时数,加大教育实践课程的比例;提倡高中数学教师对自身教学知识进行研究,鼓励数学教师写教学反思三方面对教师教育、教师培训和教师个人发展教学知识提出了建议。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第一部分 引言 7-11 一、问题提出 7-9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9-11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1-21 一、教师理论性教学知识的研究 11-15 二、教师实践性教学知识的研究 15-21 第三部分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29 一、知识 21-22 二、教学知识 22-24 三、教师的教学知识 24-28 四、数学教师的教学知识 28-29 第四部分 研究的理论基础 29-36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29-30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0-34 三、诺尔斯(M.?S.?Knowls)成人学习理论 34-36 第五部分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的形成机制 36-50 一、高中数学教师理论性教学知识的形成机制 36-41 二、高中数学教师实践性教学知识的形成机制 41-50 第六部分 高中数学教师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知识的相互作用分析 50-56 一、高中数学教师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知识的区别 50-51 二、高中数学教师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知识的联系 51-56 (一) 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52-55 (二) 相互转化 55-56 第七部分 结论及建议 56-60 一、结论 56-57 二、建议 57-60 参考文献 60-66 附录一 66-67 附录二 67-68 致谢 68
|
相似论文
-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 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研究,F293.3
- 基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学科交叉研究,N19
- 攀钢西昌钒钛钢铁新基地地基土形成机制及其工程适宜性,TU42
- 我国上市银行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F832.3;F224
- 人民汇率波动给我国商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带来的影响,F832.6
- 企业组织资本及其信息披露困境,F272
- 曲靖三宝地热水形成机制分析与开发利用潜力评价,P314
- 丁家坟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P642.22
- 我国电力价格两部制竞价上网机制研究,F426.61
- 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公共管理反效果及形成机制研究,D630
- 过度就业及其对就业的挤出效应研究,F249.2
- 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F273.1
- 中国生产相对过剩的形成机制及解决思路,F124
- 攀枝花机场12#滑坡及后壁的变形监测与稳定性分析,P642.22
- 川西凹陷孝—新—合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的形成机制,P618.13
- 大连城山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岩溶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P931.5
-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膝反张的疗效观察,R743.3
- 空心村形成机制与整治模式,F301
- 民主集中制:公共治理共识形成机制研究,D262.11
-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研究,F832.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数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