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研究
作 者: 胡莉
导 师: 宋乃庆;李忠如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基础数学
关键词: 初中 高中 数学衔接
分类号: G63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以下称“衔接问题”)历来受到中学数学一线教师的关注,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以及高中数学课程改革逐步在全国推行,初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迅即被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所谈论,并引起了数学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较多的研究试图解释“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但是,对衔接问题解决的现状探析还停留在经验、感性认识的层面,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还缺乏深入分析而系统研究。本文研究者以曾在高中近七年数学教学工作经验为基础,以重庆市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和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等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定量分析与对课堂观察和访谈结果的定性分析,研究了高中数学教师对衔接问题认识的特点、教师在解决衔接问题所采取措施以及解决的效果,揭示了高中数学教师解决衔接问题的现状。研究结论如下:(1)教师对“衔接问题”都比较重视,但对衔接内容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2)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良好,但对如何解决衔接问题大部分教师没有针对性的措施,在解决衔接问题时随意性、盲目性比较突出。(3)教师解决衔接问题的效果不是很好。(4)教师对衔接问题的认识、解决的措施及解决的效果在性别、学校类型、职称以及教龄上存在差异,且在某些项目上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如在“对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总体效果的自我评价”这一项目上,中学一级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平均分最高,中学二级教师的最低,且二者表现出显著差异。五年以下的教师与十年以上的教师表现出显著差异,这表明教学经验对解决衔接问题效果的影响。基于以上的研究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研究者认为要有效解决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应该:(1)更新观念,重新审视“衔接问题”;(2)付诸实践,行动中体现“衔接问题”;(3)突击弱项,全面解决“衔接问题”。
|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 沈阳市初中地理生本课堂现状调查研究,G633.55
- 广州市南沙区农村初中班主任胜任力研究,G635.1
-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 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研究,G633.3
- 语文教材性别文化研究,G633.3
-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探究,G633.3
-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G633.91
-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培育问题研究,G633.2
-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 东莞镇区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633.3
- 傣族初中生教育需求价值取向研究,G755.5
-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G633.41
- 英语背诵对提高农村学校初中生听力能力的作用探索,G633.41
- 初中生早恋现象的调查与研究,B844.2
-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G633.6
-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数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