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研究
作 者: 艾春梅
导 师: 廖其发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九年一贯制学校 英语教学衔接 问题 原因 对策
分类号: G633.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1983年开始,我国教育界开始关注和探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但直到20世纪末,我国小学英语课程尚不普及,故这一问题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到21世纪初,英语教学在我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开设了英语课。“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就成为各地一线英语教师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九年一贯制学校最大的优势是具有中小学教学衔接的贯通性。但在教学实践中,这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特别是小学段和初中段的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衔接方面的问题。而学术界对这方面的问题研究十分薄弱,故本文结合重庆市巴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的实际,就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的相关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具体地说,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英语教学衔接的理论基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英语教学衔接方面的经验和可能优势,巴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英语教学衔接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巴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简述本研究的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有关理论。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在学习理论、语言学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基础上,提出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可行的参照标准和应遵循的原则。第三部分,九年一贯制学校在英语教学衔接方面的可能优势。探讨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性质、特点,根据上海市的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的潜在优势。第四部分,巴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现状调查与分析。结合对巴南区的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和其它调查材料的分析,总结出巴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的成绩与现存的主要问题。第五部分,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英语课程体系存在缺陷;巴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领导衔接意识较差,对中小学段英语的重视程度不一:巴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师综合素质偏低,教学衔接执行能力不够;学生的主观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影响教学衔接效果以及学生缺乏语言学习和交流的环境是产生现存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六部分,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建议。解决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现存问题的基本对策是:确立一贯的、衔接的英语课程体系;九年一贯制学校领导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课程;英语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展教学衔接能力;注意学生的应用语言素养培养的衔接和教学评价的衔接。
|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0 绪论 10-22 (一)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提出 10-11 (二)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 11-12 (三) 论文选题缘起与意义 12-13 (四) 文献综述 13-18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18-20 (六)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 20-22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有关理论 22-31 (一)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理论基础 22-26 (二)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可行的参照标准 26-27 (三)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可行的原则 27-31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在英语教学衔接方面的可能优势 31-39 (一)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特点与性质 31-33 (二) 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的成功范例 33-36 (三) 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的潜在优势 36-39 三、巴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现状调查与分析 39-56 (一) 巴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衔接现状的评价 41-46 (二) 巴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对英语教学衔接现状的看法 46-52 (三) 巴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所取得的成绩与现存问题 52-56 四、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衔接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56-70 (一) 英语课程体系存在缺陷 56-59 (二) 巴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领导对中学段英语的重视程度高于小学段,衔接意识较差 59-62 (三) 巴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师综合素质偏低,英语教学衔接执行能力不够 62-68 (四) 学生的主观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影响教学衔接效果 68-69 (五) 学生缺乏语言学习和交流的环境 69-70 五、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中衔接的对策建议 70-83 (一) 确立一贯的、衔接的英语课程体系 70-71 (二) 九年一贯制学校领导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课 71-73 (三) 英语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展教学衔接能力 73-76 (四) 注意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培养的衔接和教学评价的衔接 76-83 结束语 83-84 参考文献 84-90 附录 90-104 后记 104-106 读研三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6
|
相似论文
-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JSP环境下成套订单研究,F273
-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 基于词义及语义分析的问答技术研究,TP391.1
-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 军事演习中工兵团工程装备维护保障资源配置研究,E251.2
- 尼日利亚女子基础教育问题研究,G543.7
-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 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原因探究,G841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外语 > 英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