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中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分析

作 者: 宋光丽
导 师: 崔鸿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中生物 新课标 教材
分类号: G633.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逐渐从社会本位转为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打破传统的知识本位。课程要为学生的生活和发展服务,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程教材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的承载者和体现者,所以笔者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科书进行一些分析,展示教材是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通过分析,提出对于教材或课程,以及教材的使用和教学中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更好的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本文共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方法,指出了课程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目前相关的研究状况。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何在教材中体现该教育思想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第二部分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主要包括中国儒家、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以及现代社会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三部分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为例,分析了该教材中对“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主要从教材体系、教材内容和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入手,并总结了教材相关部分“以人为本”的特色。第四部分是在上述理论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之处进行总结。并就教材和课程,教材的使用和教学提出建议以供参考。对于人教版新课标教材,还应增加与人自身相关的生物学知识,适当增加实验的数量和提高实验的质量,同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用教材时,要体会教材中所蕴含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并留意相关资源,重视教材中的探究性活动,有效利用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史,充分利用教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9
1. 引言  9-12
  1.1 研究背景  9-10
  1.2 研究意义  10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0-12
2. 理论概述  12-19
  2.1 以人为本教育理论概述  12-16
    2.1.1 中国儒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2-13
    2.1.2 西方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3-14
    2.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4-15
    2.1.4 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5-16
  2.2 生物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  16-19
    2.2.1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6-17
    2.2.2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17-18
    2.2.3 生物课程学科特点的需要  18-19
3.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分析  19-44
  3.1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9-22
    3.1.1 课程的基本理念  20-21
    3.1.2 课程目标  21-22
  3.2 教材的结构体系  22-25
    3.2.1 教材的主线  22-24
    3.2.2 知识内容的安排  24
    3.2.3 内容组织形式  24-25
  3.3 教材的内容选择与教学目标  25-37
    3.3.1 “以人为本”教学内容的研究综述  25-27
    3.3.2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27-30
    3.3.3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30-32
    3.3.4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32-37
  3.4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37-44
    3.4.1 栏目设置  37-40
    3.4.2 插图表格分析  40
    3.4.3 习题编制  40-41
    3.4.4 编写体例  41-42
    3.4.5 活动设计  42-43
    3.4.6 外观设计  43
    3.4.7 语言描述  43-44
4. 结论与建议  44-50
  4.1 研究结论  44-46
    4.1.1 教材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44
    4.1.2 教材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44-45
    4.1.3 教材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思想  45
    4.1.4 教材强调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45-46
    4.1.5 教材在与人自身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内容的选取上略显不足  46
    4.1.6 教材实验数量不足,实验质量仍需提高  46
    4.1.7 教材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略显单薄  46
  4.2 对教材的使用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建议  46-50
    4.2.1 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46-47
    4.2.2 体会教材中所蕴含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47
    4.2.3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并留意相关资源  47-48
    4.2.4 重视教材中的探究性活动  48
    4.2.5 有效利用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史进行教学  48-49
    4.2.6 充分利用教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9-50
结语  50-51
参考文献  51-55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55-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2.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4. 动态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G434
  5. 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点的研究,G623.5
  6.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与教学探讨,G633.3
  7. 语文教材性别文化研究,G633.3
  8.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G633.91
  9. 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校本教材编写研究,G633.6
  10.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1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G633.3
  12. 广州市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1
  13.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14. 高中英语教材母语文化缺失分析,G633.41
  15. 一元主导下的多维和谐,D61
  16.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G623.5
  17. 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研究,G633.91
  18.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探讨,G633.3
  19.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G633.34
  20.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叙事研究,G222
  21.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中“不等式”的对比研究,G633.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生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