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舜道德思想的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教育
作 者: 林泽红
导 师: 杨艳萍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舜 舜道德思想 大学生 公民道德规范教育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道德素质是公民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当代大学生存在着道德缺失现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大学生道德教育要以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化为依托,以现实社会提出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建构一种既有民族精神,又反映现实趋势,既融摄传统,又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理念和实践形式。本文利用地域文化优势,探索性地将舜道德思想引入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教育之中,解析了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基本理论;探究了舜道德思想“至孝悌爱、宽容仁慈的人伦道德;谦恭礼让、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自强不息、不断追求的宇宙道德”的基本内涵和“和谐”的精神内核。基于舜道德思想,本文提出了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天下为公——引导大学生高扬尚群的集体意识,学会爱国爱民、敬业奉献;诚信好礼——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处世准则,学会诚实守信、好礼守法;“和”以处众——引导大学生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团结互助、平等友善;勤于民事——引导大学生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孝感天地——引导大学生建立和睦的亲情关系,学会爱己修身、互敬互爱。充分利用舜道德思想来增强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的效果,是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一次富于探索性的实践。
|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绪论 8-13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8-11 0.2 研究现状综述 11-13 0.2.1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研究 11 0.2.2 关于"舜道德思想"的研究 11-12 0.2.3 关于"舜道德思想与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的研究 12-13 第1章 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基本理论解析 13-19 1.1 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基本概念 13-16 1.1.1 道德及道德分类 13-14 1.1.2 道德规范 14-16 1.2 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基本内容 16-19 1.2.1 爱国守法 16 1.2.2 明礼诚信 16-17 1.2.3 团结友善 17 1.2.4 勤俭自强 17-18 1.2.5 敬业奉献 18-19 第2章 舜道德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内核探究 19-29 2.1 舜文化实质是道德文化 19-23 2.1.1 舜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 19-21 2.1.2 舜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之源 21-23 2.2 舜道德思想的基本内涵 23-25 2.2.1 人伦道德(人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23-24 2.2.2 社会道德(人与社会关系) 24 2.2.3 宇宙道德(人与自然的关系) 24-25 2.3 舜道德思想的精神内核 25-29 2.3.1 至孝悌爱的家庭和谐 25 2.3.2 "和"以处众的人际和谐 25-26 2.3.3 施行"仁政"的社会和谐 26 2.3.4 "协和万邦"的民族和谐 26-27 2.3.5 "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 27-29 第3章 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对舜道德思想的吸取 29-44 3.1 天下为公——引导大学生高扬尚群的集体意识 29-32 3.1.1 舜开创天下为公 29-30 3.1.2 "爱国爱民、敬业奉献"是"天下为公"的表现 30-32 3.2 诚信好礼——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处世准则 32-34 3.2.1 舜处世诚信好礼 32-33 3.2.2 "诚实守信、好礼守法"是"诚信好礼"的实践 33-34 3.3 "和"以处众——引导大学生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 34-36 3.3.1 舜为人"和"以处众 34-35 3.3.2 "团结互助、平等友善"是"‘和’以处众"的传承 35-36 3.4 勤于民事——引导大学生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 36-39 3.4.1 舜为政勤于民事 36-37 3.4.2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是"勤于民事"的发展 37-39 3.5 孝感天地——引导大学生建立和睦的人伦关系 39-44 3.5.1 舜孝行感天动地 39-40 3.5.2 "爱己修身、互敬互爱"是"孝感天地"的提升 40-44 第4章 舜道德思想在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教育中的运用 44-48 4.1 开辟舜道德思想文化长廊,营造道德氛围 44-45 4.2 开设舜道德思想选修课程,增强道德认知 45-46 4.3 组织参加祭舜大典,升华道德情操 46 4.4 组织开展志愿活动,实践道德行为 46-47 4.5 开评舜道德思想模范学子,树立道德标兵 47-48 结语 48-49 参考文献 49-52 致谢 52-53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53
|
相似论文
-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 英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研究,G649.561
- 大学生道义推理研究,B841
- 大学生人际互动性的结构与测量,B841
- 大学生愤怒情绪、睡前思维控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B842.6
-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267.6
- 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D422.6
- 农科大学生择业观、就业服务需求与高校就业服务优化,G647.38
- 发展服务外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探析,G647.38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B844.2
-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G641
-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G641
- 90后大学生爱情观调查与研究,G6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