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综合激励模式下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研究

作 者: 胡凯为
导 师: 孙多勇
学 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积极性 综合激励 激励机制
分类号: G64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管理激励理论,通过以某高校专任教师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对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积极性综合激励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综合激励模式下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机制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工作首先从激励理论入手,梳理了当前主要管理激励理论、因子分析法并着重介绍了波特-劳勒综合激励理论,为后面的问卷设计、模型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前教学积极性的激励现状开展分析,认为该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在不同职称教师身上存在显著差异。当前积极性激励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报酬不足、考核不当、公平缺失、“努力—报酬”概率偏低等;问题的成因主要为制度缺失,特别是薪酬制度、考核制度。然后,在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的框架下设计构建了积极性综合激励模型,并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模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提取、分析。通过对教学积极性影响因素从整体和职称差异两方面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影响教学积极性主要因素,即“外在报酬”、“报酬价值”、“概率知觉”,在此基础上对积极性激励模型进行了检验与改进。最后,提出综合激励模式下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的基本原则。根据模型分析的结论对激励机制的框架、运行模式、主要内容进行设计,以期能针对前面激励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9-10
ABSTRACT  10-11
第一章 绪论  11-24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1-15
    1.1.1 选题背景  11-14
    1.1.2 选题依据  14-15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9
    1.2.1 国内外激励理论回顾与最新发展  15-17
    1.2.2 国内外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研究现状  17-19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9-22
    1.3.1 研究目的  19
    1.3.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9-22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2-24
    1.4.1 研究思路  22
    1.4.2 研究方法  22-24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37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4-30
    2.1.1 高校教师与教学  24-25
    2.1.2 积极性与需要  25-26
    2.1.3 激励与激励机制  26-30
  2.2 波特-劳勒综合激励理论概述  30-34
    2.2.1 理论基础  30-32
    2.2.2 演变过程  32-33
    2.2.3 对波特-劳勒模型的评价  33-34
  2.3 因子分析法  34-36
    2.3.1 因子分析法概述  34-35
    2.3.2 因子分析的步骤  35-36
  2.4 本章小结  36-37
第三章 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问卷调查与激励现状分析  37-54
  3.1 某高校情况简介  37-38
  3.2 问卷设计与检验  38-43
    3.2.1 问卷的设计  38-39
    3.2.2 问卷的检验  39-43
  3.3 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现状研究  43-48
    3.3.1 现状的整体分析  43-45
    3.3.2 现状的差异分析  45-48
  3.4 积极性激励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8-53
    3.4.1 存在的问题  49-51
    3.4.2 问题的成因  51-53
  3.5 本章小结  53-54
第四章 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综合激励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54-69
  4.1 积极性综合激励模型的构建  54-59
    4.1.1 波特-劳勒模型中积极性分析  54-56
    4.1.2 模型的构建  56-57
    4.1.3 模型中影响因素分析  57-59
  4.2 教学积极性影响因素的提取  59
  4.3 教学积极性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9-65
    4.3.1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整体分析  59-60
    4.3.2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差异性分析  60-65
  4.4 积极性综合激励模型的检验与改进  65-68
    4.4.1 模型的检验  65-67
    4.4.2 模型的改进  67-68
  4.5 本章小结  68-69
第五章 综合激励模式下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机制设计  69-82
  5.1 激励机制设计的原则  69-71
    5.1.1 激励方案设计原则  69-70
    5.1.2 激励目标设计原则  70-71
  5.2 激励机制的框架设计  71-74
    5.2.1 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  72-73
    5.2.2 激励机制的运行  73-74
  5.3 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  74-77
    5.3.1 考核制度  74-75
    5.3.2 奖酬制度  75-77
    5.3.3 领导管理  77
    5.3.4 其他相关配套制度  77
  5.4 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政策建议  77-80
    5.4.1 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行精神激励  78
    5.4.2 抓住教师的现实需要,实行需要激励  78-79
    5.4.3 为不同教师确立不同的目标,实行目标激励  79-80
    5.4.4 合理评价教师的行为结果,实行评价激励  80
  5.5 本章小结  80-82
结束语  82-84
致谢  84-85
参考文献  85-90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0-91
附录 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调查问卷  91-93

相似论文

  1.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2. 公共部门中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探研,F272.92
  3. 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机制研究,G645.1
  4. 高校教师工作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G645.1
  5. K市W区普通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630.3
  6. 关于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D630.3
  7.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G647.38
  8.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研究,G434
  9. 山东XH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研究,G647
  10. 西安民办高校IU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研究,G647.2
  11. 天津市人才发展现状与激励机制研究,C964.2
  12. 合肥地区高校教师对现行绩效评价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G647.2
  13. 高校护理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R-4
  14. 化工建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F426.7
  15.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47.2
  16. 青海油田劳动服务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F426.22
  17. SZU公司E部销售人员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18. 基于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的小学教师积极性研究,G625.1
  19. 英国高校教师岗位招聘制度研究,G649.561
  20.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问题研究,G645.1
  21. 山东省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G645.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教学法与教学组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