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现状分析及模式构建

作 者: 霍卓兰
导 师: 胡金秀
学 校: 河北科技大学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环境道德 环境道德教育 现状 模式 真实情境 体验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环境道德教育是从道德规范层面解决现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根本举措和便捷路径,是人性发展的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最终旨归。对大学生实施环境道德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里的践行。本文首先厘清环境道德教育与环境教育、道德教育、环境伦理的概念关系,分析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深层内涵,并介绍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分析了高校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本研究对河北省三所高校展开了问卷调查,通过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意识、环境道德知识、环境道德实践行为和环境道德教育四个方面的问卷分析和统计,分析总结出当前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的真实状况。针对此现状,我们认为适合现状的环境道德教育模式应该具有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强调体验、回归生活三个方面的特点,即真实情境中的体验模式。该模式的内涵在宏观方面,注重参与式的实践活动,在微观方面,即课堂教学中则强调进行基于Web的抛锚式教学设计。该模式的主体是教师、学生、环境三者的主体间性,强调主体间性的对话交流,同时体现关心的环境道德教育理念,并且回归生活的大背景之中。该模式的目标是提高个体环境道德综合素质,这是一个“修己”和不断地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该模式的设计综合运用多种环境道德教育理念,借鉴了其他模式的优点,列举案例生动地说明,为环境道德教育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为环境道德教育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建议。期待本文所构建的真实情境中的体验模式能够对推进高校环境道德教育有所稗益。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1章 绪论  9-16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2 选题意义  10
  1.3 文献综述  10-14
    1.3.1 国外有关环境教育的研究  10-11
    1.3.2 国内有关环境教育的研究  11-12
    1.3.3 国内有关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  12-14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6
    1.4.1 研究内容和写作思路  14
    1.4.2 要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成果  14-15
    1.4.3 创新点  15
    1.4.4 研究方法  15-16
第2章 环境道德教育的内涵分析  16-32
  2.1 相关概念辨析  16-20
    2.1.1 环境道德教育  16-19
    2.1.2 环境伦理  19-20
  2.2 环境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20-26
    2.2.1 古代自然、生态思想闪现环境道德火花  20-23
    2.2.2 环境道德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  23-24
    2.2.3 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环境道德教育意蕴  24-26
  2.3 环境道德教育的深层内涵  26-27
  2.4 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  27-28
  2.5 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28-29
  2.6 高校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29-31
  2.7 本章小结  31-32
第3章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32-51
  3.1 环境道德意识  33-37
    3.1.1 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  33-36
    3.1.2 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6-37
  3.2 环境道德知识  37-40
    3.2.1 环境道德知识  37-39
    3.2.2 获取环境保护信息和接受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  39-40
  3.3 环境道德实践行为  40-44
    3.3.1 环境道德行为  40-43
    3.3.2 环境道德意愿  43-44
  3.4 环境道德教育  44-50
    3.4.1 环境道德教育需求  45-48
    3.4.2 环境道德教育课程  48-49
    3.4.3 最喜欢的环境道德教育方式  49-50
  3.5 本章小结  50-51
第4章 构建高校环境道德教育模式  51-67
  4.1 真实情境中的体验模式的构想  53-56
    4.1.1 模式  53
    4.1.2 德育模式  53-54
    4.1.3 真实情境中的体验模式的构想  54-56
  4.2 真实情境中的体验模式的内涵  56-61
    4.2.1 参与式实践活动  57-58
    4.2.2 基于Web 的抛锚式教学设计  58-61
  4.3 真实情境中的体验模式的主体  61-65
    4.3.1 回归生活的环境道德教育  62-63
    4.3.2 “学会关心”的环境道德教育理念  63-65
  4.4 真实情境中的体验模式的目标  65-66
  4.5 本章小结  66-67
结论  67-69
附录  69-71
参考文献  71-7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76-77
致谢  77-78

相似论文

  1. 基于流形学习的高维流场数据分类研究,V231.3
  2. 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TV122.4
  3. 基于新医学模式的儿童医疗环境设计研究,TU246.1
  4. 万科模式的居住小区设计研究,TU984.12
  5. 径向振动模式压电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应用,TM406
  6. 任务型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319
  7.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分析,J905
  8.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9. 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G633.6
  10.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11. 调整云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策略研究,G649.2
  12. 海量多数据库集成系统的查询处理研究,TP311.13
  13.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TP391.1
  14. 基于“童谣体验”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G621
  15. “小团队”健美操教学模式改善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G831.3
  16.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17.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18.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19.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20.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21.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