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

作 者: 谢更兴
导 师: 刘希珍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高校 资助体系 贫困生
分类号: G64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94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家长操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通过多年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一些实际问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本身还不完善,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精神资助缺乏、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等。如不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必将影响到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教育机会的均等、社会的公平,影响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构建与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和精神上真正脱贫,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现状的阐述,进而分析我国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构建与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提出对策及建议,从而为切实帮助高校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绪论  7-17
  1.1 研究的背景  7-8
  1.2 研究的目的  8-9
  1.3 研究的意义  9-15
    1.3.1 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需要  9-11
    1.3.2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11-12
    1.3.3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12-14
    1.3.4 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14-15
  1.4 相关概念的阐述  15-17
    1.4.1 高校贫困生  15
    1.4.2 资助  15-17
第二章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历史演变  17-27
  2.1 贫困生现状及贫困生产生的原因  17-23
    2.1.1 贫困生现状  17-18
    2.1.2 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8-20
    2.1.3 贫困生产生的原因  20-23
  2.2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历史演变  23-27
第三章 我国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27-35
  3.1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主要内容  27
  3.2 高校资助政策实施范围  27
  3.3 具体的资助政策措施  27-35
    3.3.1 国家助学金  27-28
    3.3.2 国家励志奖学金  28-29
    3.3.3 国家奖学金  29
    3.3.4 师范生免费教育  29-30
    3.3.5 国家助学贷款  30-32
    3.3.6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32-33
    3.3.7 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制度  33
    3.3.8 勤工助学  33-34
    3.3.9 其他资助政策与措施  34-35
第四章 我国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35-38
  4.1 贫困生资格认定缺乏科学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35
  4.2 贫困生资助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35-36
  4.3 贫困生资助方式的设计与运作缺乏合理性  36
  4.4 贫困生资助观念滞后  36
  4.5 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区域性、校际性落差现象严重  36-37
  4.6 贫困生资助项目和职能缺乏有机结合  37-38
第五章 构建和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38-52
  5.1 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  38-41
    5.1.1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积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  38-39
    5.1.2 抓好制度建设,加强对资助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监督  39-40
    5.1.3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  40-41
    5.1.4 关注对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资助  41
  5.2 高校:规范具体资助工作,完善资助体系  41-46
    5.2.1 科学确定资助对象  42
    5.2.2 有效落实配套助学经费  42-43
    5.2.3 有效整合各种经济资助方式  43
    5.2.4 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参与  43-44
    5.2.5 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资助  44-46
  5.3 社会:积极参与资助工作  46-49
    5.3.1 营造捐资助学的舆论氛围  46-47
    5.3.2 加强对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的引导和管理  47
    5.3.3 平衡银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  47-48
    5.3.4 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成长  48-49
  5.4 贫困大学生: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49-52
    5.4.1 形成自觉的责任意识  49
    5.4.2 正视贫困  49-50
    5.4.3 常怀感恩之心  50
    5.4.4 自立自强  50-52
结束语  52-53
参考文献  53-56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56-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4. 人文视角下福州市普通高校公体武术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07.4
  5.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6.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7.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8.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9. 浙江省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倾向性研究,G647.38
  10.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G647
  11.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12.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13. 高校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642.3
  14.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旅游行为特征分析,G647
  15. 基于利益相关者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研究,G648.7
  16. 面向绿色大学建设的高校节能体系研究,G647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8. 基于DEA的某高校教育投资效益评价研究,G647.5
  19. 泉州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G648.7
  20.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21. 西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G807.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