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生代”价值观——解读、思考与建构
作 者: 王亚鹏
导 师: 孙卫卫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新生代 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 解读 思考 建构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正确把握青少年价值观的时代特征,积极探索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目前学术界对于价值观的研究从宏观角度分析的较多,研究对象也多集中于大学生群体,对于青少年还比较薄弱。且已有的研究对青少年价值观通常具有普泛性,往往忽略了“新生代”的特殊性,所以独立地提炼研究“新生代”价值观的特质已经成为现实的需要。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借鉴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等研究方法,展开了对我国“新生代”价值观的探讨与研究。论文阐述了“新生代”含义及其社会背景,根据实证研究数据,初步挖掘出了“新生代”价值观的几个主要特征,主要为物质至上与精神追求同在、个体追求与集体关怀交织、民族情感与开放意识并存、价值困惑与价值矛盾兼有。针对新生代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构“新生代”价值观的对策:第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青少年价值观建构的重要指导;第二,坚持与时俱进,增强价值观教育引导的实效性;第三,优化社会环境,创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氛围;第四,合理取精去糟,发挥大众文化的正确引导作用;第五,培养正确的网络意识,提升青少年网络化生存综合能力;第六,遵循“知行合一”原则,引导青少年积极躬身实践。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绪论 10-19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0-11 1.2 文献综述 11-15 1.2.1 “价值观”研究概况 11-12 1.2.2 “新生代”研究概况 12-13 1.2.3 “价值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概况 13 1.2.4 “青少年价值观”研究概况 13-15 1.2.4.1 关于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的因素研究 14 1.2.4.2 关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 14-15 1.2.4.3 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研究方法 15 1.3 研究的主要思路 15-16 1.4 研究方法 16-19 1.4.1 文献分析法 16 1.4.2 问卷调查法 16-19 1.4.2.1 研究目的 16-17 1.4.2.2 抽样方法 17 1.4.2.3 实施过程 17-19 第一章 “新生代”价值观的归因分析 19-28 1.1 有关概念界定 19-21 1.1.1 价值观 19 1.1.2 “新生代” 19-20 1.1.3 “新生代”价值观 20-21 1.2 “新生代”价值观生成的社会背景 21-28 1.2.1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21-22 1.2.2 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 22-23 1.2.3 大众文化的走俏 23-24 1.2.4 互联网络的兴起 24-26 1.2.5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26-28 第二章 “新生代”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28-37 2.1 物质至上与精神追求同在 28-30 2.2 个体追求与集体关怀交织 30-32 2.3 民族情感与开放意识并存 32-34 2.4 价值困惑与价值矛盾兼有 34-37 第三章 “新生代”价值观的合理建构 37-49 3.1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生代”价值观建构的重要指导 37-39 3.1.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8 3.1.2 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38-39 3.1.3 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39 3.2 坚持与时俱进,增强价值观教育引导的实效性 39-42 3.2.1 丰富价值观教育内容,使价值观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40 3.2.2 改革价值观教育方法,使传统教育模式更加合理和完善 40-41 3.2.3 拓展价值观教育视野,积极吸收国外价值观教育的先进成果 41-42 3.3 优化社会环境,创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氛围 42-43 3.3.1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塑社会道德体系 42-43 3.3.2 匡正社会舆论导向,强化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43 3.4 合理取精去糟,发挥大众文化的正确引导作用 43-46 3.4.1 引导“新生代”全面看待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4-45 3.4.2 加强“新生代”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新生代”的审美情趣 45-46 3.5 培养正确的网络意识,提升“新生代”网络化生存综合能力 46-47 3.5.1 建章立制,强化网络监管 46 3.5.2 塑造“新生代”自我思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独立人格 46-47 3.6 遵循“知行合一”原则,引导“新生代”积极躬身实践 47-49 结语 49-50 参考文献 50-53 致谢 53-54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4-55 附录一:新生代青少年价值观现状调查问卷及结果 55-70 附录二:对话“90 后”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调查问卷及结果 70-80
|
相似论文
- 当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伦理分析,F014.5
- 文山州特色经济的空间布局研究,F127
-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 地理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G633.55
- 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指导问题研究,G717.38
-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 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哲学思考,D262.6
- 我国社会保障预算模式的选择与建构研究,D632.1
-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C913.5
- 钱理群文本解读特点初探,G633.3
-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 关于曹操生命意识的哲学思考,B235.9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 关于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哲学思考,D261
-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412.6
- 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民主化探究,D81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