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转型期人才诚信素质培养研究
作 者: 杨大洋
导 师: 何章银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转型期 人才 诚信素质 失信 理念 基本措施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要求其主体必是诚信的,惟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使人才,这个国家第一位的战略资源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出现了“诚信危机”,其失信现象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诚信力本身也是一种竞争力,置身于国内国外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人才诚信素质培养势在必行。本文将人才诚信素质培养置于转型期这个背景下,主要采取历史分析和借鉴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脉络,旨在说明转型期人才诚信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塑造人才诚信素质的可行性措施。本文首先对于社会转型、人才诚信素质进行届定,并剖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进行人才诚信素质培养的意义。接着立足于社会现状,揭示了政治、经济和文教三大领域中的人才诚信问题。分别从历史、文教、经济和制度四个层面挖掘了人才诚信缺失的根源。最后依据人才诚信素质培养理念,提出了包括创设人才诚信教育环境、建立健全人才诚信社会管理体系和借鉴国外诚信教育及管理经验在内的人才诚信素质培养的三大基本措施。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绪论 9-17 I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10-14 1 研究背景 10-12 2 研究现状 12-14 II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14-17 1 研究方法 14-15 2 研究思路 15 3 创新之处 15-17 第一章 人才诚信素质的内涵及培养意义 17-29 1.1 人才诚信素质的内涵 17-27 1.1.1 人才的内涵 17-21 1.1.2 诚信的内涵 21-26 1.1.3 人才诚信素质的厘定 26-27 1.2 人才诚信素质培养的意义 27-29 1.2.1 理论意义 27 1.2.2 现实意义 27-29 第二章 转型期人才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29-47 2.1 转型期人才诚信缺失的表现 29-40 2.1.1 政治领域 31-33 2.1.2 经济领域 33-34 2.1.3 文教领域 34-40 2.2 转型期人才诚信缺失的原因 40-47 2.2.1 历史因素 40-42 2.2.2 文教因素 42-44 2.2.3 经济因素 44-46 2.2.4 制度因素 46-47 第三章 转型期人才诚信素质培养的路径探讨 47-67 3.1 转型期人才诚信素质培养的基本理念 47-50 3.1.1 诚信知识积累 48-49 3.1.2 诚信能力塑造 49-50 3.2 转型期人才诚信素质培养的基本措施 50-67 3.2.1 创设人才诚信教育环境 50-59 3.2.2 建立健全人才诚信社会管理体系 59-64 3.2.3 借鉴国外诚信教育和管理经验 64-67 结语 67-69 参考文献 69-73 致谢 73-74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4-75 附录1 东方时空调查:你会用撒谎软件吗? 75-77 附录2 “您会用撒谎软件吗?”调查结果 77-79
|
相似论文
- 体育场馆国际设计竞赛创作理念研究,TU245.2
-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G647
-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 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共建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践研究,G434
- 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分析,G633.55
-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读解问题研究,G633.3
- 盐城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研究,D422.6
- 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阅读部分对比研究,G633.3
- 发展服务外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探析,G647.38
- “解放牛网”研究,G206
- 大学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237.6
-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哲学思考,F272
- 青岛市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270
- 基于自主创新下的合芜蚌人才队伍研究,C964.2
- 高校后勤实体的归属性及其人力资源配置研究,G647.4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务管理研究,G647
- 论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创新,G647.38
- 环境伦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B82-058
- 我国社会转型期慈善伦理的经济学分析,D632.9
- 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C964.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