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分析

作 者: 林细俤
导 师: 李春梅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角色 角色定位 职业化 专业化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79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社会不仅将职业定义为一种角色,而且将它定义为一种社会位置,所以人们在一定的职业场所的角色扮演就是职业角色。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也是一种职业角色。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十多年的历史中,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始终处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为高校育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期辅导员担负着更加神圣的使命和光荣的责任,他不但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的发展,社会变革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辅导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职责,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队伍建设的好坏事关大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乃至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这几年,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等,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围绕辅导员的职业角色认识和队伍建设问题,人们还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角度出发,重新定位和认识辅导员的角色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如何给高校辅导员以正确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对辅导员工作地位、功能的认识,直接关系到育人效果如何。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将通过参阅文献,及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当前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角色期望、职业角色素质、角色定位、职业角色冲突等问题及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及其成因,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谈起,结合中央、地方等相关文件提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第二部分先是对相关的职业角色的概念进行界定,接着结合问卷调查,分析新形势下辅导员职业角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职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辅导员日常工作偏重于日常管理,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总体偏低,学生对辅导员职业角色期望与辅导员能力还不匹配,大学生对辅导员职业意义评价高,但对辅导员本人及其工作的评价一般;学生对辅导员的个性品质要求较高;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期望是多方面的,希望辅导员是专业学习指导者、职业规划指导者、心理辅导者、思想政治学习指导者、学生具体事务指导者。同时根据辅导员的问卷调查,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存在着定位模糊,角色之间常常冲突,工作的非专业化等特点都使得辅导员队伍在高校中处于“边缘化”状态,身份介于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之间。一些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万金油”,辅导员工作谁都可以做,存在着职业认同感差,人力资源效益不高,前途渺茫等问题。第三部分主要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定位不清、存在越位、缺位、虚位等现象。并试图给辅导员职业角色以正确定位。接着对辅导员职业角色冲突进行重点论述。角色冲突主要有辅导员的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比如学生、领导、教师及行政人员对辅导员都有不同的角色期望造成的冲突,有社会地位和现实地位造成的角色冲突等;角色间的冲突有担当的不同角色间的冲突,如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心理健康辅导者之间的冲突等。分析原因:1、宏观背景及政策因素;2、高校的相关组织人事制度、管理模式、体制的因素;3、辅导员自身的因素。第四部分提出解决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存在的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一是必须走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道路;二是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实施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三是注重自身职业角色意识的培养;四是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自身职业素质。本论文是通过对成都地区的两所高校——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四川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归纳和分析,初步了解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他们对辅导员角色的基本认识,结合本人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经验和从事辅导员队伍管理工作的经历,展开对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问题的深入讨论,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自己的设想。主要观点如下:1、辅导员已经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在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发挥了作用,但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心理辅导、专业学习指导方面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欠缺。因此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力偏低,而学生对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高。2、影响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因素表现为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辅导员在高校发展计划中的定位存在偏差、辅导员自我认识存在偏差、大学生对辅导员认识存在偏差等。3、学生对辅导员作为学习指导者、心理辅导者和职业规划指导者的要求最为强烈,倾向度明显高于其他角色选择。而且在大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4、本文将辅导员定位为“促进大学生人生转变的引路人”,并通过以下角色具体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讲解员、学习引导员、职业培训师、心理疏导员、科技文化及社团活动的指导者。辅导员应明确角色责任,履行角色行为,努力达成理想角色和学校指定角色的统一。5、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补充。在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已成为一种职业方向,具有非常完善的制度体系,而我国相比较而言,在发展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国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2. 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G715
  3. 我国政府在民办高校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研究,G648.7
  4.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战略构想,G641
  5.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G641
  6.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模型研究,G641
  7.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研究,G711
  8. 关于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G641
  9. DP大学辅导员队伍配置问题的案例研究,G641
  10. 资本运营下的移动电视媒体角色及定位探析,G220
  11. 青海油田测试公司专业化经营管理模式研究,F426.22
  12. 我国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G521
  13. 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专业化管理模式案例研究,F426.22
  14. 高校辅导员常规性工作规范化管理,G641
  15. 影响力: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因素,G420
  16.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G625.1
  17. “90后”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G641
  18. 试论中国的法律技能教育,D90-4
  19.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高校辅导员教育素质养成路径研究,G641
  20.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建设研究,G641
  21. 地方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角色定位,D922.18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