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社会学研究

作 者: 冯晓丽
导 师: 李松柏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工作压力 压力源 压力反应 压力管理
分类号: G64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6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以陕西地区“211工程”大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压力源压力反应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对高校现有的减压管理策略,提出进一步完善高校减压管理的政策建议及具体的有效措施。本文的第一章提出了现有的国内外对高校教师心理研究的相关成果,并提出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及创新点,即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本文的第二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现有主要工作压力模型进行了概述。主要涉及刺激说理论模型、反映说理论模型、刺激-反应说理论模型。并结合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从社会学的互动理论、角色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四方面对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进行了的学理研究。本文的第三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定相关的量化指标,设计了《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表》,并依据调查数据及访谈资料针对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文的第四章在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对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反应的影响因素,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所承受的主要工作压力因素是:工作负荷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工作保障因素;次要工作压力因素是:教学保障因素和工作乐趣因素。2、在压力反应方面,高校教师消极压力反应处于中下水平,行为反应较大,均值超过中等水平,其次是心理反应,生理反应最小。在与组织有关的几个重要因子方面,人际关系的压力反应水平最高,其次是工作保障、教学保障与工作负荷。3、容易产生压力的5种压力因素都与压力反应呈显著相关关系,并且压力因素与压力反应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种压力源和压力反应的相关程度有所区别。本文在第五章重点研究高校的减压管理策略。首先,从社会、高校及个人的角度针对现有的减压管理策略进行了调研与评析。其次,从高校管理措施及帮助教师自我减压两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措施,旨在为减轻我国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19
  1.1 选题背景  10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11
    1.2.1 研究的目的  10-11
    1.2.2 研究的意义  1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7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1-15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5-17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17-18
  1.6 创新之处  18-19
第二章 工作压力的社会学理论基础  19-26
  2.1 工作压力的概念  19-20
  2.2 工作压力的社会模型  20-21
    2.2.1 刺激说理论模型  20
    2.2.2 反应说理论模型  20-21
    2.2.3 刺激—反应说理论模型  21
  2.3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理论  21-26
    2.3.1 互动理论  21-22
    2.3.2 角色冲突理论  22-23
    2.3.3 社会交换理论  23-24
    2.3.4 需求层次理论  24-26
第三章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量表分析  26-38
  3.1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量表的设计  26-28
  3.2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量表的分析  28-36
    3.2.1 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源分析  28-31
    3.2.2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31-35
    3.2.3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次要因素分析  35-36
  3.3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反应特征分析  36-38
第四章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因素与压力反应的相互关系  38-44
  4.1 压力源对压力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38-40
    4.1.1 工作保障与压力反应的相关关系  38-39
    4.1.2 教学保障与压力反应的相关关系  39
    4.1.3 人际关系与压力反应的相关关系  39
    4.1.4 工作负荷与压力反应的相关关系  39-40
    4.1.5 工作乐趣与压力反应的相关关系  40
  4.2 压力源与压力反应的逐步回归分析  40-42
    4.2.1 对生理反应的逐步回归分析  41
    4.2.2 对心理反应的逐步回归分析  41
    4.2.3 对行为反应的逐步回归分析  41-42
    4.2.4 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压力感之间的缓冲变量  42
  4.3 结论  42-44
第五章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管理策略  44-48
  5.1 高校教师工作减压的的现有管理策略  44-46
    5.1.1 社会的减压管理策略  44
    5.1.2 高校的减压管理策略  44
    5.1.3 个人的减压方式  44-46
  5.2 高校教师减压管理的策略建议  46-48
    5.2.1 完善高校管理体系中的专项减压措施  46-47
    5.2.2 构建教师的自我减压管理措施  47-48
第六章 总结  48-49
参考文献  49-52
附录1  52-53
附录2  53-58
致谢  58-59
作者简介  59

相似论文

  1.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TQ051.5
  2. 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研究,D630.3
  3. 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机制研究,G645.1
  4. 山东XH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研究,G647
  5. 体育锻炼情景下运动承诺与大学生压力反应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G804.8
  6. 在公务员队伍中开展员工帮助计划(EAP)的实践探索,D630
  7. 英国高校教师岗位招聘制度研究,G649.561
  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压力感受及压力反应的纵向研究,R473.5
  9. 对监狱民警职业心理压力及帮助策略的研究,B845
  10. 急诊护士生活方式及其与工作压力、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R47
  11. 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关系之研究,F272.92
  12. 高校教师工作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G645.1
  13. 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管理研究,G647.2
  14. DR学院教师绩效管理研究,G645.1
  15.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教师体育俱乐部现状与对策研究,G807.4
  16. 孕妇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源及影响因素分析,R473.71
  17. LCSS公司销售人员工作压力管理研究,F272.92
  18. 基于云计算的混合学习培训模式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G434
  19. 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G647.2
  20. 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G807.4
  21. 论信访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来源及消解,D632.8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师与学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