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林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 者: 王艳
导 师: 王革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职业技术教育
关键词: 农林院校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分类号: G6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尤其是加入WTO后,国际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与农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均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创新不够、技术不精等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农林院校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改革创新,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国内大多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僵化保守、千篇一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从事农林事业的热情与实力,也难以在农林科技的发展中有所创新。本文试从教育理念、培养方案、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以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观。以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宽厚的通识基础、良好的人文素养、精深的专业素养、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构建通识基础、大类学科、专业方向三大课程平台,设置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课程模块,形成“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优化专业结构,打通专业壁垒,调整专业内涵,注重创新训练与教学实践环节。试通过教学管理、创新保障、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机制创新,保障农林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运行:通过学分制、三学期制、弹性学制等灵活多元的教学制度,完善学生自主选课机制,充分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自我规划和管理的能力。通过一系列政策,大力保障教师教改项目和大学生自主创新项目建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平台。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从学生学业考试、能力考查、创新成绩等方面重构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核机制。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从教师教学、教改、科研等多方面综合考核,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20 1.1 研究背景 10-13 1.1.1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10 1.1.2 创新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10-12 1.1.3 中国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造就大批农业拔尖创新人才 12-13 1.2 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13-18 1.2.1 国外创新教育模式范例 13-15 1.2.2 国内的创新教育发展状况 15-17 1.2.3 国内外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17-18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8-20 第二章 农林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 20-25 2.1 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20-21 2.1.1 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 20-21 2.1.2 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 21 2.1.3 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 21 2.2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1-22 2.2.1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21-22 2.2.2 精英教育与个性教育相协调 22 2.2.3 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相促进 22 2.3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22-23 2.3.1 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 22-23 2.3.2 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观 23 2.4 以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观 23-25 第三章 农林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25-33 3.1 培养目标的设定 25-27 3.1.1 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25-26 3.1.2 农林院校设置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 26-27 3.2 课程设置的优化 27-31 3.2.1 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28-30 3.2.2 注重课程内容建设 30 3.2.3 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 30-31 3.3 创新训练与实践环节的强化 31-33 3.3.1 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实践平台 31 3.3.2 依靠国家项目和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创新平台 31-32 3.3.3 校企合作、校村挂钩,共建实践基地 32-33 第四章 农林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 33-40 4.1 教学管理机制创新 33-34 4.1.1 学分制 33 4.1.2 弹性学制 33-34 4.1.3 三学期制 34 4.1.4 选课制 34 4.2 教学保障机制创新 34-35 4.2.1 教师教学改革项目 34-35 4.2.2 大学生自主创新项目 35 4.2.3 导师制 35 4.2.4 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35 4.3 教育评价机制创新 35-40 4.3.1 学生评价机制创新 36-37 4.3.2 教师评价机制创新 37-38 4.3.3 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创新 38-40 结语 40-41 参考文献 41-43 致谢 43-44 作者简介 44
|
相似论文
- 技师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G719.2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务管理研究,G647
-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G642.0
- 企业新员工培训培养模式开发与研究,F426.31
- 农林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G647.4
- 能力本位的高职路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U44-4
- 拔尖创新人才核心价值观塑造研究,C964.2
- 朝鲜语专业立交式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方案研究,H55
- 福建省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G718.5
- 论武汉城市圈中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G719.2
- 农林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G647
- 凉山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TP3-4
- 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前教育研究,J60-4
- 中国、加拿大高校高水平速度滑冰运动员培养模式比较研究,G862
- 大学教学资源优化整合研究,G642.4
- 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G812.7
- 完全学分制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化的研究,G642.0
- 高校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问题研究,G643
- 旅游规划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F590-4
-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G64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