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 者: 马乐诚
导 师: 王伟廉
学 校: 汕头大学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教师 学生
分类号: G64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9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从体制改革走到了课程改革,进而是对教学的关注。什么影响着大学教学的有效进行,这样一个问题便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通过选择视角并结合当前的大学教育背景和时代特征,以实现培养目标为基准,在纷繁和多样的因素中尝试整理出最重要和最普遍的影响因素。选择从教师学生这两个教学活动的共同参与者作为研究切入点,选用文献法对多样和纷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大学教师提高教学效能和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在学生视角下首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这两个影响高校学生有效学习的最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学习过程中的现实影响因素。教师视角下的探讨则是先由教师的能力特征分析了影响教师有效教学的主观因素并分析了教师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再从教学过程和课外两个方面分析了师生交往对有效教学的影响。最后本研究尝试构建出一个基于上述视角的有效教学影响因素模型。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第一章 绪论  6-12
  1.1 问题的提出  6-7
  1.2 研究的现状  7-8
  1.3 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8-10
  1.4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10-12
第二章 学生视角下的有效教学影响因素  12-19
  2.1 学生的内在影响因素  12-15
    2.1.1 学习能力  13-14
    2.1.2 学习动机  14-15
  2.2 现实影响因素  15-19
    2.2.1 学时量  15-17
    2.2.2 学生课外学习  17-19
第三章 教师视角下的有效教学影响因素  19-32
  3.1 教师的内在影响因素  19-23
    3.1.1 教学能力与动机  20-21
    3.1.2 科研能力与反思能力  21-23
  3.2 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3-29
    3.2.1 教学准备与教学目标设定  24-26
    3.2.2 教学方法选择  26-27
    3.2.3 教学评价方式选择  27-29
  3.3 教学环境的影响因素  29-32
    3.3.1 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方式  29-31
    3.3.2 教学的情感和智力环境  31-32
第四章 师生交往视角下的有效教学影响因素  32-40
  4.1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  33-37
    4.1.1 师生态度  33-34
    4.1.2 交往形式  34-37
  4.2 网络背景下的师生课外交往  37-40
第五章 结论: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的模型初探  40-44
  5.1 模型初探  40-43
    5.1.1 模型图示  40-41
    5.1.2 说明  41-43
  5.2 结语  43-44
参考文献  44-48
致谢  48-49
发表论文情况  49
个人简历  49

相似论文

  1. 课堂交互活动中教师话语特征的个案分析,H319
  2.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3. 文山师专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探究,G658
  4.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5.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6. 基于“童谣体验”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G621
  7.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问卷的编制与初步应用,B841
  8.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9.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G652.4
  10. 参与式培训对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影响,G636
  11. 有效教学的长效之道,G633.3
  12.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13. 地理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G633.55
  14. 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机智研究,G633.6
  15.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16. 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G715
  17. 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指导问题研究,G717.38
  18.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2
  19. 高职院校教学效果评价的数学模型分析,G712.4
  20. 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G451.1
  21.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策略探讨,G62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教学法与教学组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