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课程设置问题研究
作 者: 彭苓铨
导 师: 唐德海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跨学科课程 设置 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
分类号: G64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社会需要通晓相关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并善于将来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领域的技能结合起来的综合人才。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课程作为实现高校教育基本职能的手段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地方本科院校学科门类较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完善。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自身学科发展,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合理设置课程,开设各类跨学科系列课程,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本研究以广西本科院校为个案,立足其跨学科课程设置实际,采用调查和访谈为主的研究方法对广西本科院校跨学科课程设置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其中,调查和访谈以广西本科院校在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为主要对象,让他们根据切身实际对学校跨学科课程设置作出评价,在对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课程设置的建议。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问题由来、研究思路、有关跨学科教育理论及其课程设置的概念;第二部分探讨高校跨学科课程设置的缘起及其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比较研究了国内外重点高校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模式及其对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课程设置的启示;第四部分从辅修课程、第二学位课程,跨学科选修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以及多种类型的第二课堂课程这几个纬度,对广西本科院校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第五部分找出导致广西本科院校跨学科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六部分,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课程设置的对策与建议。研究发现,广西本科院校跨学科课程设置有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辅修课程及第二学位课程的设置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跨学科选修课学分偏少;课程结构系统性、关联性、协调性不够;学生选课缺乏指导,自主性不强,选课带有功利性。同时,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这类跨学科课程的设置还不普遍。文章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课程设置中,外部条件对其的束缚,课程设置理论支撑的乏力等,都是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文章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课程设置的建议: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强跨学科课程资源的建设;要明确跨学科课程设置的目标和实施原则;在课程设置实施中,要注重专业调整,完善选课制,增设跨学科课程,并且注重相关课程、融合课程以及广域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跨学科课程的要求;最后,地方本科院校要建立跨学科课程内容评价体系。
|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一 绪论 9-16 (一) 问题提出 9 (二) 研究现状述评 9-11 (三) 研究方法 11 (四) 有关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概念及内涵 11-16 1. 学科 12 2. 跨学科的涵义 12-13 3. 跨学科教育 13-14 4. 课程 14 5. 跨学科课程的组织模式 14-16 二、跨学科课程设置的缘起及理论依据 16-20 (一) 跨学科课程设置的缘起 16-17 1. 适应科学发展综合化趋势 16 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6-17 (二) 跨学科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17-20 1. 心理学基础 17-18 2. 社会学基础 18 3. 哲学基础 18-19 4. 科学发展基础 19-20 三、各国高校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模式与启示 20-24 (一) 美国模式 20-21 (二) 日本模式 21-22 (三) 我国高校跨学科课程设置模式 22-23 (四) 国外以及国内高校跨学科课程设置的启示 23-24 四、广西本科院校跨学科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24-41 (一) 调查方式介绍 24-25 (二) 广西本科院校近年来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成效 25-32 1. 主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的课程设置逐渐完善 25-26 2. 各校跨学科选修课制已经建立并且逐渐完善 26-28 3.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已经在一些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中开设 28-29 4. 多种类型的第二课堂课程满足学生自身对多元价值的追求 29 5. 小结 29-32 (三) 广西本科院校跨学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32-41 1. 主辅修制以及第二学位制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32-33 2. 跨学科选修制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33-38 3.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38-41 五、广西本科院校跨学科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46 (一) 外部环境对跨学科课程设置的影响 41-45 1. 地区落后导致教学资源不足 41-42 2. 传统学科教育观念的影响 42-45 (二) 跨学科课程设置理论支撑乏力 45-46 1. 跨学科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薄弱 45 2. 对高校课程跨学科建设特征重视不够 45 3. 学科制度对课程研究者的心理影响 45-46 六、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课程设置的对策与建议 46-53 (一) 加强跨学科课程资源建设 46-48 1. 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46 2. 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 46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加学生自律能力 46-47 4. 加强师资建设 47-48 (二) 加强跨学科课程设置的基础理论研究 48-51 1. 确定跨学科课程设置的目标 48-49 2. 明确跨学科课程设置实施遵循的原则 49-50 3. 探索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最佳模式 50-51 (三) 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适应跨学科课程的要求 51-52 1. 教学以专业学科为核心 51 2. 减少教师讲课的比重,加强问题的讨论的教学和研究 51 3. 设置多元指导模式 51-52 (四) 跨学科教育课程内容的评价 52-53 1. 课程方案的评价 52 2. 课程材料的评价 52 3. 教师教学的评价 52 4. 学生学习的评价 52-53 结语 53-54 注释 54-56 主要参考文献 56-59 附录一 59-60 附录二 60-61 附录三 61-6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5-66 致谢 66-67
|
相似论文
- 煤制油连续性模型系统的实现及其液化实验研究,TQ529.1
-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 渤海上京城城门复原研究,TU-05
- 二次风射流角度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的影响,TK229
-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 唐代落第士人心态探析,K242
- 北安公司改制过程中若干管理问题的研究,F426.92
-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 老年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R563.1
-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 初中数学学困生‘乐学’课堂的教学研究,G633.6
-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G642.3
-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课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