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校承接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研究
作 者: 汪海
导 师: 李伟刚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机械电子工程
关键词: 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 欧式空间距离法 关键重要件定量识别 相关变更识别
分类号: G64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在中长期规划时会越来越多的实施大科学工程项目,以满足能源的需求和突破我国科技发展的瓶颈。高等院校作为高级人才和先进实验设备的聚集地,这些项目很多会由高等院校承担。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科研活动多由课题组进行、近似于强矩阵模式,科研管理采用用“校-院-系”三级行政结构,这种方式适应了对中、小项目的研究开发,但对需要跨学科、跨单位的大型课题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本文根据组织结构理论分析了目前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国内外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实践经验,设计出了高校在管理大型课题时的矩阵式组织结构体系,并明确了组织结构中各个部分的权责关系;引入了项目管理中九大知识领域和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做为整个项目的过程管理体系。由此,构建了高校在承接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时的管理体系,并将其运用于国家十一五规划项目—神光Ⅲ项目之中。本文重点研究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沟通管理四个在项目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欧式空间距离的项目时间估算算法、关键路径的优化算法;建立并实现了基于成本预算的财务预警机制,研究并实现了使用挣值分析法进行成本—进度综合分析;结合ISO9000质量标准和国军标关于关键、重要件的质量标准分别从质量规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入手建立了设计、制造、采购三个阶段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质量机能展开的关键、重要件定量识别方法,采用公差变换法实现了小样本情况下加工工序能力计算和加工质量控制;本文还研究了沟通管理中两大技术难题—变更处理和版本管理,提出并实现了基于产品BOM的相关变更搜索算法;建立了版本管理命名规则和协同设计中版本合并的方案,实现了版本控制。本文以上述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开发的项目管理软件,有效地控制了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进度和成本,可以使设计人员与外协单位、甲方单位实现顺利沟通,保障工程任务的最终质量。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绪论 10-16 1.1 课题的来源 10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0-13 1.2.1 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0-11 1.2.2 大科学工程项目对科研管理的要求 11-12 1.2.3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 12 1.2.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2-13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综述 13-15 1.3.1 大型科研项目管理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 13-14 1.3.2 项目管理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 14-15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16 第2章 总体体系的规划与设计 16-25 2.1 组织结构体系 16-22 2.1.1 组织结构理论 16-17 2.1.2 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比较分析 17-21 2.1.3 我校在承接大科学工程项目时的组织结构体系设计 21-22 2.2 项目管理体系 22-24 2.3 本章小结 24-25 第3章 时间管理 25-32 3.1 范围管理 25-26 3.1.1 对科研项目进行进度分解 25 3.1.2 对科研项目进行粒度分解 25-26 3.2 时间管理 26-31 3.2.1 时间估算 26-29 3.2.2 关键路径优化 29-31 3.2.3 进度控制 31 3.3 本章小结 31-32 第4章 成本管理 32-41 4.1 成本估算 32-36 4.1.1 设计成本 33 4.1.2 制造成本估算 33-35 4.1.3 其他成本估算 35-36 4.2 成本预算 36 4.3 成本核算与控制 36-40 4.3.1 成本核算方法 36-37 4.3.2 基于成本预算的财务预警机制 37 4.3.3 成本控制 37-40 4.4 本章小结 40-41 第5章 质量管理 41-56 5.1 设计阶段质量管理 41-47 5.1.1 设计阶段质量规划 41-43 5.1.2 设计阶段的质量保证 43-46 5.1.3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46-47 5.2 制造阶段质量管理 47-51 5.2.1 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规划 47 5.2.2 生产制造过程的工序质量保证 47-50 5.2.3 工序质量控制 50-51 5.3 采购过程质量管理 51-55 5.3.1 采购质量规划 51-52 5.3.2 采购质量保证 52-53 5.3.3 检验和质量控制 53-55 5.4 本章小结 55-56 第6章 沟通管理 56-63 6.1 沟通规划 56 6.2 变更处理 56-59 6.3 版本管理 59-62 6.3.1 基本概念 59-60 6.3.2 编码规则与操作权限 60-61 6.3.3 协同设计中版本的合并 61-62 6.4 本章小结 62-63 第7章 软件设计与实现 63-71 7.1 软件说明 63 7.2 本系统的功能结构 63-64 7.3 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 64-70 7.4 本章小结 70-71 结论与展望 71-73 参考文献 73-76 附录:程序清单 76-7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9-81 致谢 81
|
相似论文
- 调整云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策略研究,G649.2
-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 我国大学文科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反思,G649.2
- 长沙现代大学区位变化研究,G649.2
-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 英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研究,G649.561
- 我国高校财政独立研究,G649.2
- 近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主题变化研究,G649.2
- 中印高等教育投资来源比较研究,G649.1
- 苏联专家在中央音乐学院执教始末,G649.2
- 中美高等教育规模与教职工队伍比较研究,G649.2
- 天津市高等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研究,G649.2
-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G649.2
- 我国高等教育文化符号研究,G649.2
-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关系研究,G649.2
- 大众化进程中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研究,G649.2
- 农村家庭收入与高等教育支出关系研究,G649.2
- 美国州政府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支持差异实证研究,G649.712
- 近10年我国高等教育经济问题研究,G649.2
-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及其影响,G649.2
- 论我国高校自主办学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G649.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