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作 者: 王婷婷
导 师: 曲建武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观 教育
分类号: G647.3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一方面,这为中国各项事业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推动了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稳步前进;另一方面,相对于逐年膨胀的毕业生人数,社会所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日益有限,这也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就业成为难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高校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完善、社会上人才高消费的片面用人理念、各地区之间劳动力需求不平衡等等,但笔者认为大学生自身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为依托,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分析与综合法,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主要包括引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总结国内外关于就业观问题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研究的新意。正文部分共分三个章节:第一章诠释正确就业观的内涵,阐述树立正确就业观对社会及大学生发展的意义。正确的就业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将国家、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就业观。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就业,使大学生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第二章首先总结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正反两方面表现,即:一方面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不计名利为社会主义建设默默奉献力量;另一方面片面看重工作环境和待遇、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其次,针对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现阶段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多元文化背景下消极价值观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思想影响四个方面,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指出,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克服以上消极观念,发扬奋进精神。第三章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方法和途径:首先,中央和地方应出台相应的就业措施,提供政策支持;其次,学校应加强国情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就业及创业教育并提供就业指导;再次,新闻媒体应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大众转变观念,形成社会合力;最后,大学生个人应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正确就业观。大学生作为具备较高素质和理论修养的群体,能够把自身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人才资源。但这种转化需要通过就业来实现,在没找到工作之前,大学生自身很难创造社会财富,只能以一种潜在生产力形式存在。大学生要实现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也必须通过就业来完成。通过本文论述,就业观对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有重要指导作用,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只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4
  (一) 问题缘起  11
  (二) 文献综述  11-13
  (三) 文章新意及理论和实践价值  13-14
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社会及大学生发展的意义  14-18
  (一) 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14-15
  (二)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社会发展及大学生发展的意义  15-18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8-30
  (一)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  19-24
    1、积极方面  19-21
      (1) 以国家利益为重,响应国家号召  19-20
      (2) 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和时代需求  20
      (3) 关注自我发展,重视能力提高  20-21
    2、消极方面  21-24
      (1) 未完全摆脱传统就业观束缚  21-22
      (2) 片面追求个人利益  22-23
      (3) 不了解社会现实,不实事求是  23-24
  (二) 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24-30
    1、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  24-25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  25-26
    3、多元文化背景下消极价值观渗透  26-27
    4、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  27-30
      (1) 官本位思想  28
      (2) 等级思想  28-29
      (3) 重男轻女思想  29-30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0-45
  (一) 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进行扶持  30-32
    1、完善就业体制、改善就业环境  30-31
    2、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西部、农村和基层就业  31-32
  (二) 学校应开展就业观教育,树立正确导向  32-37
    1、加强国情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32-34
      (1) 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32-33
      (2)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3-34
    2、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4-35
    3、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意识  35-36
    4、加强就业指导,为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供保障  36-37
  (三) 媒体应加强舆论宣传,形成社会合力  37-39
    1、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导向作用  37-39
    2、引导大众转变就业观念,达成共识  39
  (四) 大学生应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正确就业观  39-45
    1、以国家利益为重,正确对待物质追求  40
    2、转变传统就业观,培养正确就业意识  40-41
    3、实事求是,准确估量自身能力  41-42
      (1) 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要对客观现实实事求是  41-42
      (2) 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要对自身能力实事求是  42
    4、树立远大理想,合理定义人生价值  42-45
结束语  45-46
参考文献  46-47

相似论文

  1.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3.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4.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G633.6
  5. 调整云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策略研究,G649.2
  6.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7. 文山师专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探究,G658
  8.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9.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10. 尼日利亚女子基础教育问题研究,G543.7
  11. 巴西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研究,G577.7
  12.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13. 基于“童谣体验”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G621
  14. 西安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G807.4
  15.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16. 动态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G434
  17.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G652.4
  18. 沈阳市初中地理生本课堂现状调查研究,G633.55
  19. 连山山区中学如何开展海洋教育的研究,G632.0
  20. 广州与河源中学地理教育区域差异分析,G633.55
  21.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学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