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儒家德育思想与我国当代高校德育研究

作 者: 李婉露
导 师: 刘基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儒家文化 高校德育 借鉴 发展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大师们更是中国德育教育的先驱,他们的许多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是我国德育教育史中的宝贵财富,具有超越时代的可继承性,能为现代所用,至今仍值得我们去仔细探究并加以借鉴。本文从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当代高校德育价值的角度来研究儒家德育思想,探讨如何从儒家德育思想中汲取合理的成分,结合现实情况在我国当代高校德育中充分利用其价值。从而改善我国高校德育现状,增强我国当代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德育。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分析了本课题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对儒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评价;第三部分在分析我国当代高校德育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当代高校德育借鉴儒家德育思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部分论述继承与发展儒家德育思想,构建和谐的高校德育;最后,阐述了在借鉴儒家德育思想的过程中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儒家文化的关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儒家文化的关系问题。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前言  8-11
  一、研究的缘起  8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8-9
  三、研究的重要意义  9-11
    (一) 对民族文化的再认识  9
    (二) 对现代高校德育的启示  9-11
第一章 儒家德育思想的梳理及其评价  11-37
  一、儒家德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  11-15
    (一) 性善论  11-12
    (二) 性恶论  12-13
    (三) 性有善有恶论  13-15
  二、儒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5-29
    (一) 关于协调个体身心和谐的道德要求  15-18
    (二) 关于协调个人与家庭成员关系方面的道德要求  18-23
    (三) 关于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方面的道德要求  23-29
  三、儒家德育的途径、方法和原则  29-33
    (一) 正心、好学、致知、躬行——道德教育的途径  29-30
    (二) 慎独——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  30-31
    (三) 中庸——个人修身以及处理与他人关系的原则  31-33
  四、儒家德育思想在治国层面的体现  33-37
    (一) 对统治者的要求——行德政、举贤人治国  33-36
    (二) 对臣民的要求——公忠爱国  36-37
第二章 我国高校德育借鉴儒家德育思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7-52
  一、我国高校德育的现实问题  37-44
    (一) 我国高校德育的知性特征与环境评价  37-39
    (二) 我国高校德育的方式方法与实践环节  39-42
    (三) 我国高校德育的目标取向与现实差异  42-44
  二、在高校德育中借鉴儒家德育思想的必要性  44-48
    (一) 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44-45
    (二) 增强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45-47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高校德育的客观要求  47-48
  三、在高校德育中借鉴儒家德育思想的可行性  48-52
    (一) 儒家德育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可继承性  48-50
    (二) 儒家德育思想是我国高校德育思想的源头  50
    (三) 儒家德育思想是我国高校德育的基础  50-52
第三章 继承与发展儒家德育思想构建和谐高校德育  52-71
  一、高举德育至上原则,把高校德育放在首要位置  52-57
    (一) 德育至上  52-54
    (二) 修身为本、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格  54-55
    (三) 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5-57
  二、提倡人伦价值、培养大学生关爱父母重视亲情的家庭美德  57-61
    (一) 提倡孝道的迫切性  57
    (二) 提倡孝道的重要意义  57-60
    (三) 实现孝道的重要途径  60-61
  三、推崇“中和、礼让、诚信”、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61-65
    (一)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分析  61-62
    (二) 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意义  62-63
    (三) 大学生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63-65
  四、崇尚“敬业乐业、诚实守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65-67
  五、重视整体精神,培养大学生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67-69
  六、促进高校德育从智育德育走向生活德育  69-71
第四章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过程中应当把握好的两个问题  71-80
  一、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71-75
    (一)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关系的重要意义  72-73
    (二)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异同  73
    (三)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73-75
  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75-80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75-76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76-78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儒家文化的批判与整合  78-80
结束语  80-81
参考文献  81-84
后记  84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3.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4.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5.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6.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7.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8. 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G715
  9.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10.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11. 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G451.1
  12.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13.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14. 从历届世界健美操规则看健美操难度动作发展态势,G831.3
  15.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6.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326.2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18. 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D630
  19.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20. 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研究,G832
  21.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X38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