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关于硕士研究生择业价值取向研究
作 者: 胡文娟
导 师: 柴晓霞
学 校: 山西财经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择业现状择业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号: G647.3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5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择业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选择,硕士研究生择业价值观反映了硕士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的自身定位、需要、利益及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是人的精神目标系统;从其功能来看,硕士研究生择业观是硕士研究生心目中用于衡量职业好坏、权衡择业得失的天平。择业价值取向对硕士研究生择业具有道德规范作用,择业价值取向显现出研究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评价和价值体验,影响着择业主体对择业目标的期望、定位和选择,支配着择业主体的择业行为。择业行为受择业价值观所支配,而择业价值观受学校、社会、家庭、同学之间及自身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加以积极引导,必然会导致硕士研究生与社会职业需求的冲突。硕士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人才,其就业与择业不仅关系到硕士研究生的自身未来事业发展,而且影响到国家充分利用人才资源的长远规划,在一定意义上,还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本论文采用个案和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和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查走访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企事业单位、硕士研究生本人及其父母,对与硕士研究生择业有关的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进行有关的文献研究,在比较分析关于硕士研究生择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择业的现状,深入分析硕士研究生本人、用人单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等因素对择业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借鉴前人与硕士研究生择业问题相关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文献,对当前硕士研究生择业价值观及择业过程中的现象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指出当前硕士研究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研究生择业观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当前研究生择业教育的思路和对策。全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当前硕士研究生求职中择业价值取向的问题。主要阐述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念偏颇,择业行为盲目从众、择业趋向功利化和非风险化等现象。第三部分:对硕士研究生择业过程中影响择业价值取向的原因分析。在分析现在硕士研究生择业取向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高等院校对硕士研究生择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对当前社会、家庭、学校、用人单位等影响硕士研究生择业的因素进行一一分析。第四部分: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择业价值取向的对策及教育思考。即高校应加强对硕士研究生进行择业指导,帮助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要努力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能力,实现积极有效的职业选择;规范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行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强创业教育,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政府转变用人机制,增加中小企业对硕士研究生的吸引力;加强政策引导,突出国情与形势教育,使硕士研究生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保证国家的需要。
|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2 1 引言 12-18 1.1 对硕士研究生择业提出的时代背景 12-13 1.2 对硕士研究生择业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的意义 13-14 1.3 文献综述 14-16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16-18 1.4.1 研究方法 16 1.4.2 研究目的 16-18 2. 当前硕士研究生求职中择业价值取向的问题 18-23 2.1 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念偏颇 18-20 2.1.1 择业要求高,目标短期化 18 2.1.2 主次把握不好,社会价值淡化 18-19 2.1.3 职业理想不确定,思想观念错误 19-20 2.1.4 硕士研究生更多考虑面子问题和圈子问题 20 2.2 硕士研究生择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20-23 2.2.1 硕士研究生择业行为盲目从众 21 2.2.2 硕士研究生择业趋向功利化 21-22 2.2.3 硕士研究生择业期望非风险化 22-23 3. 对硕士研究生择业过程中影响择业价值取向的原因分析 23-28 3.1 内在原因 23-25 3.1.1 追求物质享受,求职过程中不断攀比 23-24 3.1.2 轻视个人能力,注重教育投资与回报 24-25 3.2 外在原因 25-28 3.2.1 高校择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 25 3.2.2 社会消极因素使硕士研究生判断是非的标准与传统有背离 25-26 3.2.3 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改变硕士研究生对择业途径的认识 26 3.2.4 家长的期望及社会舆论影响硕士研究生择业价值取向 26-28 4. 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择业价值取向的对策及教育思考 28-40 4.1 政府发挥职能,打通企业择人与硕士研究生择业的渠道 28-30 4.1.1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中小企业对硕士研究生的吸引力和吸收力 28 4.1.2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强高校招生的宏观调控 28 4.1.3 加强政策引导,突出国情与形势教育 28-29 4.1.4 用人单位要尊重人才,合理选择和使用人才 29-30 4.1.5 优化家庭环境,形成正确择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30 4.2 加强高校的择业指导,帮助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 30-36 4.2.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择业观念 31-32 4.2.2 加强硕士研究生行为规范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32-33 4.2.3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式,将择业指导内容纳入教学计划 33-34 4.2.4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 34-35 4.2.5 加强创业教育,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 35-36 4.3 硕士研究生个人应储备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6-40 4.3.1 转变学历高容易就业的观念 36 4.3.2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准确定位自己 36-37 4.3.3 根据社会需求做自我调整,制定合理的择业目标 37-38 4.3.4 端正读研态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8-40 结论 40-42 参考文献 42-45 附录1 硕士研究生择业调查表 45-47 附录2 访谈提纲 47-48 致谢 48-4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9-50
|
相似论文
-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G647.38
-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267.6
- 税务系统反腐倡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F812.42
- 交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G641
- 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研究,G647
- 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构建的探索,G641
-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研究,G648.9
-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G641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性化教育的研究,G6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学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