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研究
作 者: 邓陆潇
导 师: 刘光华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网络文明 大学生 原因 对策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0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传统文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是上网一族的主力军,网络文化已经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大学生的年龄大都在18-22岁,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生理断乳期,他们大多心理、生理发育不成熟,是非美丑辨别力较弱,自控能力不强,更容易受到网上不文明、不道德信息内容的影响,甚至误入歧途,如果不能为他们提供文明的上网环境,引导其文明上网,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当前,我国的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大多停留在网络文明协会的建立和网络文明活动的开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不是特别显著,缺乏系统的网络文明教育和对网络文明的科学研究。本文在阐述本研究产生的背景、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效应入手,引出网络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对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蓝天学院五所院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论文的第三章进行了问卷的统计分析,从问卷中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文明的现状及大学生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典型表现。论文的第四章对大学生出现网络不文明现象进行了归因,指出社会因素、网络因素、高校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等五种主要因素。论文的第五章是全文的创新所在,从社会、高校、大学生、家庭四个层面出发探讨建设大学生网络文明的对策,将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提上日程,也将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学习网络礼仪纳入其中,这是已往的研究中比较少见的。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7 1 绪论 7-15 1.1 问题的提出 7-9 1.2 文献综述 9-12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3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4 1.5 研究特色及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14-15 2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概述 15-23 2.1 概念界定 15-18 2.1.1 文化与文明 15-16 2.1.2 网络文化与网络文明 16-17 2.1.3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网络文明 17-18 2.2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概述 18-21 2.2.1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形成 18 2.2.2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特征及作用 18-19 2.2.3 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9-21 2.3 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1-23 2.3.1 网络文明概述 21 2.3.2 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1-23 3 大学生网络文明现状的调查分析 23-40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23-24 3.1.1 问卷编制目的 23 3.1.2 问卷的构成 23 3.1.3 问卷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23-24 3.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24-38 3.2.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24-25 3.2.2 关于网络聊天和网络语言 25-29 3.2.3 关于网络恶搞和网络犯罪 29-33 3.2.4 关于网络游戏与网络成瘾 33-36 3.2.5 关于网恋 36-37 3.2.6 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 37-38 3.3 得出的结论 38-40 3.3.1 多数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是文明的,但少数不文明行为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38 3.3.2 性别差异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 38-39 3.3.3 网络成瘾、盲目网恋、网络恶搞、网络谩骂、网络犯罪等不文明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堪忧 39 3.3.4 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关注较少,需进一步加强 39 3.3.5 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势在必行 39-40 4 大学生网络不文明现象探源 40-48 4.1 社会因素 40-42 4.1.1 网络立法还不完善 40 4.1.2 网络社会的文化霸权主义及个人主义的存在 40-41 4.1.3 现实社会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在网络社会中的失效 41 4.1.4 现实社会的道德问题向网络社会的转移 41 4.1.5 商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41-42 4.2 网络因素 42-43 4.2.1 网络环境的诱惑 42 4.2.2 网络安全的不稳定性 42 4.2.3 网络技术的局限性 42-43 4.2.4 网络规范的缺失 43 4.3 高校因素 43-45 4.3.1 高校网络把关人的缺失 43 4.3.2 高校网络教育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挥 43-44 4.3.3 高校德育方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 44 4.3.4 校园网建设力度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大 44-45 4.3.5 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45 4.3.6 学生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 45 4.4 大学生心理因素 45-47 4.5 家庭因素 47-48 5 建设大学生网络文明的对策研究 48-56 5.1 政府层面 48-50 5.1.1 不断完善网络立法 48-49 5.1.2 建立相应的网络管理制度 49-50 5.1.3 加强网络安全维护 50 5.2 高校层面 50-53 5.2.1 做好校园网络“把关人” 50 5.2.2 建设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 50-51 5.2.3 建设高校“红色网站” 51 5.2.4 开展网络文明教育 51-53 5.3 大学生层面 53-55 5.3.1 学会“慎独” 53-54 5.3.2 学习网络礼仪 54 5.3.3 丰富课余生活 54 5.3.4 协调“网上”和“网下”生活 54 5.3.5 实行自我管理 54-55 5.4 家庭层面 55-56 结语 56-57 参考文献 57-59 附录 59-63 后记 63-64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64
|
相似论文
-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 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原因探究,G841
-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 中学生作文非智力因素分析,G633.3
- 高考数学压轴题背景溯源分析及其备考教学研究,G633.6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