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研究
作 者: 唐小超
导 师: 罗来武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分配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变迁
分类号: G64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与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四次重要的变迁,逐步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基本建立起了适应高校的收入分配制度。然而,在历次的变迁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其中,制度变迁机制问题是制约和阻碍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革与创新的重要原因。影响了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功能与作用的正常发挥。本文基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以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分析的方法,从制度变迁的动态视角分析我国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尝试提出建构我国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机制的对策和思路。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方法及相关研究的综述;第二章对制度与制度变迁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对诺思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第三章从理论上建构我国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机制的内容与分析框架。侧重分析了我国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变迁主体的构成和作用,变迁的方式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第四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现实历程,对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五章从优化制度环境,培养制度变迁的创新主体,选择合理的制度变迁路径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机制优化的建议和思路。
|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7 第一章 绪论 7-13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7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7-8 1.3 关于高校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综述 8-11 1.3.1 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的研究 8-9 1.3.2 对影响收入分配因素的研究 9 1.3.3 对收入分配制度运行情况的研究 9-10 1.3.4 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10-11 1.4 研究思路 11-12 1.5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12-13 第二章 诺思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概述 13-18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5 2.1.1 制度 13-15 2.1.2 制度变迁 15 2.2 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大理论基石 15-18 2.2.1 产权理论 15-16 2.2.2 国家理论 16 2.2.3 意识形态理论 16-18 第三章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机制分析 18-29 3.1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18-22 3.1.1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 18-20 3.1.2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外在动力 20-22 3.2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主体构成 22-24 3.2.1 制度变迁的主体分析 22-23 3.2.2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主体分析 23-24 3.3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方式 24-25 3.3.1 诱致性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24 3.3.2 强制性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24-25 3.4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25-29 3.4.1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锁定 25-27 3.4.2 影响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因素分析 27-29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程及问题分析 29-39 4.1 改革开放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程 29-33 4.1.1 改革开放初期引入绩效考核工资制 29-30 4.1.2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 30-31 4.1.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引入津贴制度的职务工资制 31-32 4.1.4 1999 年实施的岗位津贴制度 32-33 4.2 改革开放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 33-35 4.2.1 变迁过程具有渐进性 33-34 4.2.2 变迁路径以强制性为主 34 4.2.3 变革方式增量革命为主 34-35 4.3 改革开放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5-39 4.3.1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过程中学术与效率的冲突 35-37 4.3.2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方式的局限性 37 4.3.3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束缚 37-39 第五章 我国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展望 39-46 5.1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环境的优化 39-42 5.1.1 完善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建设 40 5.1.2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政校关系 40 5.1.3 营造有利于高校分配制度变迁的文化意识形态 40-42 5.2 培养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创新主体 42-44 5.2.1 培养政府的创新能力 42-43 5.2.2 发挥高校管理者的主体作用 43 5.2.3 保障高校教师参与权 43-44 5.3 选择与实施合理的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路径 44-46 5.3.1 跳出路径依赖,选择恰当的变迁路径 44 5.3.2 建立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有效结合的变迁模式 44-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50 后记 50-51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51
|
相似论文
-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G451.1
-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变迁的探析,D630.3
-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研究,G647.2
-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G647.38
- 完善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研究,F124.7
- 我国新时期共同富裕思想研究,F124.7
- 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制度化与规范化初探,J832
- 沈阳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研究,D631.42
-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节约型政府建设研究,F091.349
- 辽宁省行政监察制度变迁研究,D630
- 辽宁省公务员录用制度变迁研究,D630.3
- 走向金融控股公司的起点—银保合作研究,F832.2
-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索与研究,R197.1
-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反腐败问题研究,F091.349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计准则的历史变迁,F233
-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最优化制度重建,F842.6
-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深化改革的研究,F832.1
- 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化发展,F832
-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研究,F270.7
- 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村企业家生成规律研究,F279.2
- 中国汽车流通模式变迁分析,F426.47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学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