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与法制教育问题研究

作 者: 刘丽琳
导 师: 曹开华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律信仰 法制教育 现状分析 基本路径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2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法律,并以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具有重要意义。在崇尚法治的时代,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具有层次性、矛盾性、发展性的特点;法律信仰状况不容乐观,存在法律信仰迷茫、法律信仰不稳定、法律信仰功利、法律心理信仰与行为信仰的背离等现状,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问题比较严重。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历史原因,长期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人治思想、义务本位观念、厌诉心理等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背离的传统观念深烙于人们的内心,从思想观念上阻碍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形成。二是高校法制教育的滞后,素质教育理念的缺乏、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实践教学的乏力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形成。三是社会法治环境的不良,立法不民主、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现象从外部环境上制约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生成。当然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在明确意义、分析现状、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怎样加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应该理清法律信仰的基本原理,深入理解和剖析法律信仰的基本内涵与外延,辨析法律信仰与法制教育的关系,以此作为法律信仰培育的理论基础;其次,考察并总结国外有关国家法律信仰培育的基本情况,借鉴国外有关国家法律信仰培育的基本理念和有益经验,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去探索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基本路径。主观上要确立大学生主体观念、权利观念、法律之上观念的基本培育理念,客观上主要从高校法制教育创新、高校法治氛围培育、社会法治环境优化三个方面,列出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具体路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7
引言  7-9
  (一) 问题的提出  7
  (二) 研究现状分析  7-8
  (三)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8-9
一、大学生法律信仰概述  9-15
  (一) 法律信仰概述  9-11
    1、法律信仰的涵义  9-10
    2、法律信仰的分类  10-11
    3、法律信仰的功能  11
  (二) 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特点  11-13
    1、层次性  11-12
    2、矛盾性  12
    3、发展性  12-13
  (三) 法律信仰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关系辩证  13-15
    1、法律信仰是法制教育的终极目标  13
    2、法制教育是法律信仰生成的客观基础  13-15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意义  15-17
  (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15
  (二) 市场经济,培养法律人才的需要  15-16
  (三) 全面发展,实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16
  (四) 以人为本,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16-17
三、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  17-29
  (一)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  17-19
    1、法律规范信仰的缺失  17-18
    2、社会秩序信仰的缺失  18-19
  (二)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主要表现  19-20
    1、法律信仰的迷茫  19
    2、法律信仰的不稳定  19
    3、法律信仰的功利性  19-20
    4、法律心理信仰与法律行为信仰的背离性  20
  (三)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20-29
    1、历史原因  20-22
    2、法制教育原因  22-25
    3、法制环境原因  25-27
    4、个人原因  27-29
四、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基本路径  29-43
  (一) 国外有关国家法律信仰培育概述及启示  29-33
    1、国外有关国家法律信仰培育概述  29-31
    2、国外有关国家法律信仰培育之启示  31-33
  (二)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基本理念  33-35
    1、主体观念  33-34
    2、权利观念  34-35
    3、法律至上观念  35
  (三)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具体路径  35-43
    1、高校法制教育的创新  35-39
    2、高校法治氛围的培育  39-40
    3、社会法治环境的优化  40-43
结论  43-44
注释  44-45
参考文献  45-48
后记  48-49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49

相似论文

  1.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3.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4.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5.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6.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7.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8.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0.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11.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12.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13.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4.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6.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17. 大学生成人依恋、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18.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19. 英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研究,G649.561
  20. 自传体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B842.3
  21. 大学生人际压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B844.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