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估研究

作 者: 黄雷
导 师: 孟立军
学 校: 中南民族大学
专 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评估 有效率 指标体系
分类号: G6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52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估制度改革也逐步深化。在此背景下,开展我国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估,构建完善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势在必行。因此,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估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一项实践性很强的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深化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评估制度的改革,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出台了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报告,把课堂教学评估作为一项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学科设置、专业结构及毕业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以课堂教学有效率为重要指标的课堂教学评估在高校课堂教学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课堂教学评估的统计与实践缺乏科学性的问题,更为建立起完善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完善高校课堂教学评估可以从教育公平的特征论得到理论支撑。教育公平的特征包括其理想性、发展性、主观性和原则性。理想性的视角的可以为研究课堂教学评估的最终目的提供理论依据;发展性的视角可以为课堂教学评估的研究意义提供理论支持;主观性和原则性可以为课堂教学评估的研究方法提供理论的指导。美国高校课堂教学评估机构多元化,统计体现不同价值取向,教学效果的界定和分类标准多样,搜集课堂教学信息的方法灵活多样,统计指标体系较为健全。但是由于国情不同,美国高校课堂教学评估方式并不完全适合我国,比如完全按学生课堂考核分数评估教师教学效果会导师分数“膨胀”;其次,美国课堂教学定量评估方法也尤其片面性,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最后,美国的移民制国家的特情,评估时对学生的意见不够重视,没有考虑到教师和学生背景特征会对评估的客观性产生影响。不过总体来说,美国高校课堂教学评估其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完善我国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估工作,应该在坚持指标体系与目的一致性;指标体系的多功能性;指标的可测性和可操作性;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基础上,促进课堂教学评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改进课堂教学评估的方式,并构建评估指标丰富、定量计算易操作、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等较为完善的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全文目录


摘要  8-9
Abstract  9-11
第一章 绪论  11-17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2
    (一) 选题缘由  11
    (二) 研究意义  11-12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6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2-15
    (二) 国外研究进展  15-16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6-17
    (一) 研究思路  16
    (二) 研究方法  16-17
第二章 我国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估的原理  17-22
  一、课堂教学评估的定义  17
  二、课堂教学评估的构成要点  17-20
    (一) 课前教学计划的评估  17-19
    (二) 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估  19
    (三) 课后效果反思的评估  19-20
  三、课堂教学评估的基本要求  20-22
    (一) 课堂教学目的是否全面化  20
    (二) 课堂教学内容是否精选化  20-21
    (三) 课堂教学方式是否最优化  21
    (四) 课堂教学环境是否民主化  21-22
第三章 我国本科课堂教学评估的理论基础  22-28
  一、课堂教学评估的理想性  22
    (一) 教育公平的理想性特征  22
    (二) 课堂教学评估的理想性  22
  二、课堂教学评估的发展性  22-23
    (一) 教育公平的发展性特征  22-23
    (二) 课堂教学评估的发展性  23
  三、课堂教学评估的主观性  23-26
    (一) 教育公平的主观性特征  23
    (二) 课堂教学评估的主观性  23-26
  四、课堂教学评估的原则性  26-28
    (一) 教育公平的原则性特征  26
    (二) 课堂教学评估的原则性  26-28
第四章 我国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估的问题  28-33
  一、我国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估的现状  28-29
    (一) 一味追求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单一化  28
    (二) 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没有很好结合起来  28-29
    (三) 不重视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29
    (四)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扎实  29
  二、我国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估现状的原因分析  29-33
    (一) 未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0
    (二) 没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30-31
    (三) 应该注重双边活动协调发展  31
    (四) 忽略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  31-33
第五章 完善我国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估的对策  33-45
  一、增强师生共同创造优质课堂的理念  33-35
    (一) 积极引导,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33-34
    (二) 创造条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34
    (三) 鼓励质疑,教学内容活页化  34-35
    (四) 合作探究,加强师生交流  35
  二、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评估方式的改进  35-36
    (一) 完善高校评估制度,构建多元化评估方法  35-36
    (二) 引入网络技术统计,增强课堂教学评估效率  36
  三、外国高校课堂教学评估经验的借鉴  36-38
  四、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8-45
    (一) 高校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8-39
    (二) 高校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内容  39-43
    (三) 高校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  43-45
结论  45-47
注释  47-48
参考文献  48-50
致谢  50-51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1

相似论文

  1. 不同再燃燃料还原NO_X反应过程的试验研究,TK227.1
  2. 内置式高效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研究,TM341
  3.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4.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5. 基于逼真度的仿真系统评估研究,TP391.9
  6. 基于模拟的网络安全事件危害程度评估研究,TP393.08
  7. 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F224
  8.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9.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10. 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研究,G633.3
  11.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2.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2
  13. 基于GIS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区研究,X321
  14.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5. 论语文教师教学表达力,G633.3
  16. 虾池一株微藻对尿素和甲硫氨酸利用效率的研究,S968.22
  17. 小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研究,G623.31
  18.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19. 体育院校游泳专修课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G861.1-4
  20. 放电环境与尘粒电凝并效应分析研究,X701.2
  21.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