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
作 者: 岳甜甜
导 师: 毕红梅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 生命教育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没有生命的世界是残缺的世界。正是生命构成了世界存在的基础,在所有的生命存在中,人的生命又是超越其他一切生命之上的存在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存在。人们在满足生存需要之后,更有实现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的精神追求。而要实现人的这一理想和追求,就要靠生命教育,因为生命教育在促进人的生命的自身超越,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减少大学生的非正常死亡,优化教育,更是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然而,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对生命的不敬和漠视的现象。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危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事件屡见报端,使得本来青春、充满希冀与幻想、充满抱负与梦想的大学校园,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血腥。大学生中自残、自杀等现象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其自身缺乏积极的生命价值观、自我同一性混乱、挫折承受力差、情绪冲动和不稳定等问题,更折射出当代教育对生命的漠视和环境对生命教育的忽视。教育本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构建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活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受经济霸权、技术至上等因素的影响,教育逐渐违背了其初衷,走上了只重成绩和技术而忽视学生生命需要的道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为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首先,重视生命教育内容的设置。增加生命意识教育,教育大学生珍惜生命之存在、尊重生命之个性、培养生命之情感;增加生命挫折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具有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做命运的主人;增加生命责任教育,强化大学生对自己生命的责任感、对家人和社会的责任感;增加生命死亡教育,教会大学生认识死亡、培养大学生的死亡悲剧意识、使其树立超越死亡的意识。其次,促使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的生命教育形成一种机制。学校要转变观念,在课程设置和校园环境中增加人文关怀,实施人性化教育,使生命教育有效展开;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质,尊重并理解孩子,给孩子以爱和宽容,做好榜样示范;社会应成立专门的生命教育机构,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组织保障,同时利用媒介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积极介入;实践主体更要不懈努力,学会爱、学会关心与责任、学会调适。形成以学校为中心,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以个人为主导的生命教育机制范式,不仅使各方面的努力融为一体,而且为以后的生命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模板。最后,采取有效的生命教育方法,比如理论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心理咨询法、自我教育法等。这些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补充和融合的,因此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种并用,以使生命教育行之有效。本人坚信:随着生命教育价值的日益凸现和以人为本理念的逐步深入,生命教育必然会走向实践形态。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导论 10-18 (一) 研究背景 10 (二) 研究意义 10-11 (三) 研究现状综述 11-16 (四) 研究方法 16-18 一、识读生命、教育和生命教育 18-25 (一) 生命的内涵及人的生命特征 18-21 1、生命的定义及形态 18-19 2、生命的特征 19-21 (二) 生命与教育的融合 21-23 1、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 21-22 2、教育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超越和提升 22 3、生命与教育统一于个体的自我发展 22-23 (三) 生命教育的概念及科学内涵 23-25 1、生命教育的概念 23 2、生命教育的科学内涵 23-25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诉求 25-31 (一) 减少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途径 25-26 (二) 优化教育的必然选择 26-28 1、使生命得以完整展开和提升 27 2、使精神生命超越自然生命,实现二者和谐发展 27-28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呼唤 28-31 1、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28-29 2、实现社会和谐 29-31 三、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1-40 (一)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状 31-32 1、轻视生命 31 2、否定生命 31 3、暴虐生命 31-32 4、丧失生命成就感 32 (二)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32-40 1、个体心理危机 32-34 2、教育忽视生命 34-37 3、环境无视生命 37-40 四、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40-54 (一)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之维 40-44 1、生命的意识教育 40-41 2、生命的挫折教育 41-42 3、生命的责任教育 42-43 4、生命的死亡教育 43-44 (二)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机制之范 44-50 1、学校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 44-45 2、家庭生命教育的榜样示范 45-47 3、社会生命教育的积极介入 47-48 4、实践主体的不懈努力 48-50 (三)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方法之行 50-54 1、理论教育法 50 2、实践锻炼法 50-51 3、情感陶冶法 51-52 4、心理咨询法 52 5、自我教育法 52-54 结语 54-55 参考文献 55-59 致谢 59
|
相似论文
- 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TV122.4
-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 加强中学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探究,G631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 反思式生活,自我人种志式书写,G633.41
- 当代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生命哲学审视,G631
- 言语生命表现论视野下高中鲁迅小说教学研究,G633.3
-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 大螟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发育特性及防治药剂研究,S435.112.1
-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人体健康损害评价体系研究,R131
-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