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重庆市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及问题研究
作 者: 付瑜
导 师: 易连云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重庆市 大学生 道德问题 教育对策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重庆市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这些年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种种因素决定了我们有必要通过实证的手段,系统地研究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的重庆市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因此,本文以重庆市六所高校的部分全日制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调查他们在道德方面的真实情况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本论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发放书面问卷的形式,对所选取高校的部分全日制本科生在社会公德、学习道德、就业道德和性道德四个方面的道德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是在社会公德方面知行不统一;在学习道德方面存在功利化的学习目标和失范的学习道德行为;在就业道德方面则是具有自我化和不诚信的就业道德意识;在性道德方面,虽然观念比较开放,但是相对来说性道德中的责任意识较为单薄。第二部分对导致重庆市大学生道德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导致重庆市大学生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舆论和监督机制的乏力、家庭道德教育弊端重重、高校道德教育目中无人和大学生自身存在不足。第三部分提出通过完善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深化道德教育的途径等对策来提升重庆市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绪论 6-12 (一)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由 6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6 (三) 研究现状 6-11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12 一、重庆市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6 (一) 社会公德知与行脱离 12-13 (二) 学习道德状况堪忧 13-14 (三) 就业道德正确认知匮乏 14 (四) 性道德观念开放,但责任意识淡薄 14-16 二、重庆市大学生道德问题成因分析 16-26 (一) 社会舆论和监督机制过于乏力 16 (二) 家庭道德教育弊端重重 16-19 (三) 高校道德教育目中无人 19-24 (四) 大学生自身存在不足 24-26 三、提高重庆市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教育对策 26-33 (一) 完善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 26-28 (二) 深化和改革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 28-33 结语 33-34 参考文献 34-38 后记 38-39 附录 39-43
|
相似论文
-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 大学生成人依恋、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 英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研究,G649.561
- 自传体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B842.3
- 大学生人际压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B844.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