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研究

作 者: 魏一
导 师: 张凤华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学生社团 理论学习类社团 理论学习类社团内涵
分类号: G64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25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国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西方的经济意识与精神思想也越来越多的被我们所了解和接受,同时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领域和精神领域的不和谐现象也逐步凸显。在这样一个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抵御外来不良思潮的侵蚀,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内各类学生社团组织迅速发展起来,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校园中的号召力、影响力不断增强。理论社团,从来都是定位于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延安精神等科学理论的学习讨论来引起人的精神领域内的触动。它的成员从来都是有志追求终极真理的青年大学生。它与人生信仰、人生意义相联系,促进人的发展,以人为本,面向大学生的实际,提高其思想水平。它的学术职能、活动职能都是以大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理论社团研究理论是在对理论的信仰中进行研究的,这种研究是在对理论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对理论信仰的坚定性是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加强理论学习类社团的管理和引导,促其发展,对大学生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高等院校的理论学习类社团实证调查,考察了目前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发展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现状,揭示了目前高校理论学习类学生社团的若干特征与不足,并从学校个人、和社团本身等三个方面论述和分析了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发展的基本要素,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有利于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发展的若干具体建议。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导论部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对高校理论学习类社团进行了定义,论述了当前理论学习类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学习类社团与其他学生社团的区别,理论学习类社团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理论学习类社团的内涵应该是以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广泛开展各类活动,以伟大理论构筑健康向上的精神支柱,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出成果、出人才,进而协助高校达成育人目标的学生组织。从高校理论学习类社团的社团建设的指导方针、社团建设的内容和社团建设的途径拓展三方面论述了目前高校理论学习类社团的发展现状。从理论学习类社团管理体制、理论学习类社团组织的活动、参加理论学习类社团的成员素质和理论学习类社团发展的硬件设施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理论学习类社团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对影响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理论学习类社团本身带有的性质,国际国内等外部环境对理论学习类社团产生的影响和学校方面的制度和资源等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首先,理论学习类社团本身的自发性和自主性对社团制度的建设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次,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国外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国外各种思潮大量地涌入高校校园,与中国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也产生了多元化的转变,对社团的建设造成了理论上的阻碍;再次,高校的扩招使得现在的大学生素质普遍降低,已由原来的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使得参加理论学习类社团的学生素质也随之降低,对社团活动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影响;最后,学校资源有限,领导虽然重视,但支持的力度还不够,相当部分教师对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活动的认识还存在误区,教师参与度不高,使理论学习类社团开展的活动受到限制。第三部分:针对目前理论学习类社团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与产生问题的原因,就如何促进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四点对策:1、加强对高校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建设的领导;2、完善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的制度建设;3、加强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的硬件建设;4、加强对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9
导论  9-15
  (一) 研究缘起  9-11
  (二) 相关研究现状  11-13
  (三)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5
一、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发展的现状分析  15-30
  (一)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的内涵与作用  15-22
  (二)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建设的成就  22-25
  (三)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5-30
二、影响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发展的原因分析  30-34
  (一)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自身固有的特点使其管理体制不清晰  30-32
  (三)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的吸引力减弱  32-33
  (四) 制度与资源支持乏力使得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发展受限  33-34
三、促进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发展的对策思考  34-41
  (一) 完善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建设的管理机制  34-36
  (二) 加强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的队伍建设  36-38
  (三) 增加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活动的吸引力  38-39
  (四) 重视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的硬件建设  39-41
参考文献  41-43
后记  43

相似论文

  1.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德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G641
  2.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研究,G645.5
  3. 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发挥研究,G641
  4. 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G641
  5. 素质教育视野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G645.5
  6. 地方高职学院学生社团建设的调查、问题与途径,G715.5
  7.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社团功能研究,G645.5
  8.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G645.5
  9. 新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G645.5
  10. 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G645.5
  11. 中国大学生社团管理研究,G645.5
  12. 呼和浩特市中学生社团发展研究,G635.5
  13. 济南市中学生社团发展研究,G635.5
  14. 大学生加入社团的动机研究,G645.5
  15. 大连市高中生参加社团活动的动机研究,G635.5
  16.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G645.5
  17. 高师院校学生社团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G655.5
  18. 大学生社团的组织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G645.5
  19. 高校学生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20. 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G641
  21. 云南省大学生社团发展研究,G645.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