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思路与对策

作 者: 陈果
导 师: 陈士俊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中、高职衔接 课程衔接 中、高职发展对策
分类号: G718.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8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高职街接是关系职业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教育理论研究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天津市的中、高职衔接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出了适宜于中、高职衔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为天津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同类地方教育的发展提供实践经验。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天津市当前中、高职衔接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访谈法对专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吸收了有关专家学者对于该课题的有益见解。在此基础上,论文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详细分析了中、高职教育的共性和差异以及什么是中、高职衔接,并发掘天津市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了规范学制衔接模式、优化升学选拔方式、加强相关课程衔接、实行统一标准、做好高职提前介入、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统筹管理机制等相关对策建议。并以机电专业为例,具体到中、高职内容体系的子系统——课程衔接问题进行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信息,对当前天津市机电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翔实、客观的描述。根据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机电专业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以及机电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相关知识结构,并提出具体的课程设置方案。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3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8-9
    1.1.1 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  8
    1.1.2 中、高职衔接的可行性  8
    1.1.3 天津市具体情况  8-9
  1.2 研究的现状  9-11
    1.2.1 国外中、高职衔接研究现状  9-10
    1.2.2 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现状  10-11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  11-13
    1.3.1 研究目标  11-12
    1.3.2 研究方法  12-13
第二章 对中、高职教育的认识  13-18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4
    2.1.1 职业  13
    2.1.2 中等职业教育  13
    2.1.3 高等职业教育  13
    2.1.4 中职与高职的关系  13-14
  2.2 中、高职共性  14-15
    2.2.1 职业性  14
    2.2.2 社会性  14
    2.2.3 实用性  14-15
    2.2.4 技能性  15
    2.2.5 基层性  15
  2.3 中、高职差异  15-17
    2.3.1 教育层次差异  15
    2.3.2 人才培养层次差异  15-16
    2.3.3 能力培养层次差异  16-17
  2.4 中、高职衔接  17-18
第三章 天津市中、高职衔接概况  18-29
  3.1 天津职业教育发展历史及现状  18-20
  3.2 天津市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  20-24
    3.2.1 管理体制不完善  20
    3.2.2 衔接模式不灵活  20-22
    3.2.3 内涵衔接体现不充分  22
    3.2.4 专业设置不统一  22
    3.2.5 课程开发不科学  22-23
    3.2.6 技能等级衔接不贯通  23
    3.2.7 高职入学条件评估体系不健全  23-24
    3.2.8 师资力量不充实  24
  3.3 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24-29
    3.3.1 来自社会的原因  24-25
    3.3.2 来自政府的原因  25
    3.3.3 来自管理体制的原因  25-26
    3.3.4 来自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原因  26-27
    3.3.5 来自学校自身的原因  27-28
    3.3.6 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  28-29
第四章 实现中、高职合理衔接的对策建议  29-42
  4.1 建立统筹管理机制  29-30
    4.1.1 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29
    4.1.2 提高中、高职教育的地位  29
    4.1.3 妥善解决中、高职学校学生待遇问题  29
    4.1.4 加强中、高职之间的对话  29-30
  4.2 规范学制衔接模式  30-31
    4.2.1 确定主流学制和衔接模式  30
    4.2.2 将四年一贯制和六年一贯制作为补充形式  30
    4.2.3 积极开办高职预科班  30-31
    4.2.4 一体化结构类型宜倡导中职与高职校际联合  31
    4.2.5 允许独立性结构类型与一体化结构类型学生之间的交流  31
    4.2.6 高职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要区别对待  31
    4.2.7 大力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  31
  4.3 围绕主线分层提升  31-32
  4.4 国家要实行统一标准  32-33
    4.4.1 建立中、高职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  32-33
    4.4.2 实行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和等级考核制度  33
  4.5 做好高职提前介入  33-34
    4.5.1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33-34
    4.5.2 针对准备上高职的普高生  34
  4.6 优化升学选拔方式  34-35
    4.6.1 优化原则  34-35
    4.6.2 优化措施  35
  4.7 加强相关课程衔接  35-40
    4.7.1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  36
    4.7.2 要贯彻和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原则  36-37
    4.7.3 在统一的框架内认识和设置中、高职教育的课程  37-38
    4.7.4 按照中、高职教育特点强调经验课程教学方法  38-39
    4.7.5 以学分制度构筑中、高职教育课程街接的教学管理平台  39
    4.7.6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  39-40
  4.8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40-41
  4.9 提倡订单式培养  41-42
第五章 实例研究——以机电专业为例  42-52
  5.1 天津市中、高职学校的机电专业课程衔接现状分析  42-46
    5.1.1 存在的问题  42-44
    5.1.2 问题的原因  44-45
    5.1.3 合理进行机电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45-46
  5.2 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46-47
  5.3 具体的课程设置  47-52
    5.3.1 机电专业牵引到的相关行业  47
    5.3.2 机电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47-48
    5.3.3 机电专业人才相关能力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48
    5.3.4 相关知识结构对应的课程设置(以“3+2”模式为例)  48-52
参考文献  52-54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54-55
附录  55-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G715.1
  2.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3.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4.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G712.3
  5.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策略研究,G717
  6. 海峡两岸高职教育资源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G719.2
  7. 高职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反思,G712.3
  8. 中职学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715.1
  9. 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教育研究,G718.5
  10. 培养智慧:杜威课程理论及其当代价值,G40
  11. 对现行中职英语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G633.41
  12. 高职教育背景下建立学习型班级的策略研究,G712.0
  13. 职业学校课程结构优化的案例研究,G712.3
  14. 河北省中职院校音乐素质教育调查研究,J60-4
  15. 对中职教育中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G715.1
  16. 高职教育中企业课程资源的引入与利用研究,G712.3
  17. 基于项目课程的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TH126-4
  18. 对中职教育企业化管理的探索与研究,G718.3
  19. 高职教育课程模块化研究,G718.5
  20. 高职教育英语教学评价方法:主体间性视角,H319
  21. 高职英语教学中不同层次的文化导入实证研究,H31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职业技术教育 > 各类型职业技术学校 > 中等专业学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