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个案研究

作 者: 白晶
导 师: 王杰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 个案
分类号: G71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06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和人才规格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依赖程度更加明显。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是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成败的关键问题,许多高职院校都尝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这种情况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学校、企业和学生接受,并且得到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一条颇为有效的途径,然而由于我国开始此项尝试和研究时间很短,理论和实践都有待深入。本文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典型的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以作者工作的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为研究个案,探索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对一所普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从而为我国高职教育推行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可借鉴的对策与建议。本课题与以往研究的最大区别在于不仅着眼于宏观研究,而且细微地关注“订单式”培养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既考虑职业技术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现实问题,又考虑“订单式”培养对于人的长远发展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三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部分,总共六章。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一条颇为有效的途径,值得借鉴和研究。在这一部分同时对两个核心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订单式”培养加以界定,并指出本研究将采用的几种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第一章中加以阐述。第二部分分析问题,首先,就“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的产生、研究动态加以分析,随后对国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订单式”培养的异同进行分析与比较;其次探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推行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必要性、可行性和优越性;再次,对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个案剖析。这部分将分别在第二、三、四章中进行阐述和研究。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在前两部分分析与研究基础上,指出当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若干问题,随之提出进一步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与建议。这部分将在第五、六章中加以分析和探索。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13
  1.1 研究对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9
  1.2 研究个案的选择  9-10
  1.3 研究意义  10-11
    1.3.1 理论意义  10
    1.3.2 现实意义  10-11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1
    1.4.1 人才培养模式  11
    1.4.2 “订单式”培养  11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1-13
    1.5.1 文献分析法  11-12
    1.5.2 个案分析法  12
    1.5.3 比较分析法  12
    1.5.4 访谈法  12
    1.5.5 问卷调查法  12-13
第二章 国内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研究动态与分析  13-22
  2.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的产生、研究动态与分析  13-16
    2.1.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的产生  13
    2.1.2 当前国内“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13-15
    2.1.3 目前国内“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的分析  15-16
  2.2 国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现状与分析  16-22
    2.2.1 国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现状  17-19
    2.2.2 国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9-22
第三章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  22-28
  3.1 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22-23
    3.1.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2-23
    3.1.2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  23
    3.1.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23
  3.2 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23-25
    3.2.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24
    3.2.2 高职院校急需寻求合作,要求引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4-25
    3.2.3 企业有主动的人力资源开发需求,也要求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5
  3.3 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越性  25-28
    3.3.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招生、教学和就业工作  25-26
    3.3.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企业用人质量的提高  26-27
    3.3.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7-28
第四章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剖析  28-41
  4.1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个案介绍  28-34
    4.1.1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  28-30
    4.1.2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施和运行机制  30-34
  4.2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个案研究与分析  34-41
    4.2.1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与成功经验  34-37
    4.2.2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7-41
第五章 当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若干问题  41-45
  5.1 政府有效运营机制尚未形成  41-42
    5.1.1 缺乏政策支持和引导  41
    5.1.2 缺乏法律法规的指导  41
    5.1.3 缺乏财政经费支持  41-42
  5.2 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矛盾  42-43
    5.2.1 某些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合作需求方面存在矛盾  42
    5.2.2 高职院校与“订单”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矛盾  42
    5.2.3 高职院校与“订单”企业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矛盾  42-43
    5.2.4 高职院校与“订单”企业在“订单”落实方面存在矛盾  43
    5.2.5 高职院校与“订单”企业在培养经费方面存在矛盾  43
  5.3 学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43-45
    5.3.1 “订单”学生就业适应性相对较弱  43-44
    5.3.2 部分“订单”学生进取心相对不足  44
    5.3.3 “订单”学生再深造相对较难[34]29  44-45
第六章 进一步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45-51
  6.1 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  45-46
    6.1.1 从法律角度建立起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45-46
    6.1.2 教育主管部门需加强各方面支持工作  46
  6.2 对学校的建议  46-49
    6.2.1 注重形成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  47
    6.2.2 努力获取“订单”保障校企合作顺利开展  47-48
    6.2.3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8
    6.2.4 形成“双证融通”的教学体系  48
    6.2.5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48
    6.2.6 强化诚信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8-49
  6.3 对企业的建议  49-51
    6.3.1 制定具体岗位目标和要求,使教学有的放矢[39]  49
    6.3.2 积极参与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  49-50
    6.3.3 提供模拟工作岗位,加强工学结合  50
    6.3.4 及时评价、反馈人才培养效果  50-51
结束语  51-52
参考文献  52-54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54-55
附录  55-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2. 初中数学学困生‘乐学’课堂的教学研究,G633.6
  3.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G715.1
  4. 三位初中英语教师词汇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G633.41
  5.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6. 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G712.3
  7.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G717
  8.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研究,G718.5
  9. 济南市高职院校男生大众健美操学习动机的研究,G831.3
  10. 公办小学国际部课程开发改进的行动研究,G622.3
  11.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务管理研究,G647
  12. 民办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7.38
  13. 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的问题与建议,G719.2
  14. 项目课程视角: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对策研究,G717.38
  15. 以团队训练为载体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711
  16.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研究,G711
  17.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研究,G718.5
  18. 江泽民职业道德思想与医药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G711
  19.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后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G717
  20.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审美教育内化问题研究,G718.5
  21. 沟通分析对初中生亲子沟通的干预研究,B844.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职业技术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