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作 者: 杨新秀
导 师: 米靖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职业技术教育学
关键词: 就业能力 高职 课程 E-CKLSV课程开发模式
分类号: G71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9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基本上还是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课程的浓缩,使得职业教育失去了自身发展的特色和立足的平台。最终导致高职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困难,而解决这种难题的重中之重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理念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经过了七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过去的基于操作技能和外显的职业能力有所不同,它强调职业能力的终身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由于就业能力本身要求可持续发展性和终身学习型,因此,以我国高职现在课程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将基于就业能力开发的课程模式导入到我国高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来,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等几个关键环节出发,对我国高职新一代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使以就业能力为指导的教育思想理念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文章尝试着使用文献检索法、比较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合现在职业环境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基于就业能力的理论基础,即跨行职业能力(Cross-professional capacity)、关键能力(the Key Capability),终身学习能力(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和可持续发展能力(Capacity forsustainable development),时代关联性要素(Vintage faktoren)这五种能力得出E-CKLSV课程开发模式。E-CKLSV课程开发模式是结合国内外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建立的一个系统、科学课程体系。该课程的设计都是围绕学生就业能力开展的。极大的增加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适应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知识,课程调整的及时性与针对性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时代,社会背景,在学校、企业、政府各方面的参与下,依靠并回报地区经济发展。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17 1.1 选题背景 9-11 1.1.1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目前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9-10 1.1.2 高职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0 1.1.3 就业能力是当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10-11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1-12 1.2.1 理论意义 11-12 1.2.2 现实意义 12 1.3 课题研究现状 12-14 1.3.1 国内外对高职课程改革的研究 12-13 1.3.2 国内外对就业能力的研究 13-14 1.3.3 国内外对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的研究 14 1.4 课题研究思路 14-15 1.5 课题研究方法 15-17 第二章 就业能力概述 17-33 2.1 职业教育视野中能力观的变迁 17-20 2.1.1 能力的内涵及其演变 17-18 2.1.2 各国职业界对职业能力认识的发展 18-20 2.2 就业能力的提出 20-25 2.2.1 就业能力概念的历史演变 20-24 2.2.2 各个国家对就业能力的规定 24-25 2.3 就业能力的内涵、开发及其影响因素 25-29 2.3.1 就业能力的内涵 25-26 2.3.2 就业能力的开发及影响因素 26-29 2.4 就业能力的特征 29-33 2.4.1 软技能和硬技能的整合 29-30 2.4.2 可持续发展性 30-31 2.4.3 适应性 31 2.4.4 终身学习性 31-32 2.4.5 政府、企业、学校和个人共同参与性 32-33 第三章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33-48 3.1 职业环境的变化对高职课程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33-34 3.1.1 职业环境变化的表现 33 3.1.2 职业环境变化对高职课程改革的要求 33-34 3.2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的内涵及价值 34-35 3.3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35-37 3.4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的要求 37 3.5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的原则 37-39 3.5.1 以人为本原则 37 3.5.2 实用够用原则 37-38 3.5.3 整体优化原则 38 3.5.4 技能超群原则 38 3.5.5 适应发展原则 38-39 3.6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的策略 39-42 3.6.1 宏观策略 39-41 3.6.2 微观策略 41-42 3.7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的方法 42-48 3.7.1 社会需求分析 42-44 3.7.2 行业分析 44-45 3.7.3 教学分析 45-46 3.7.4 课程门数的确定 46 3.7.5 课程标准的编写 46-47 3.7.6 课程方案的制定 47-48 第四章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 48-60 4.1 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概念 48-49 4.1.1 模式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48 4.1.2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模式 48-49 4.1.3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内涵 49 4.2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特点 49-51 4.3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设计 51-60 4.3.1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能力培养体系 51-53 4.3.2 构成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基本要素 53-55 4.3.3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 55-58 4.3.4 优点 58-59 4.3.5 局限性 59-60 参考文献 60-63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63-64 附录 64-65 致谢 65
|
相似论文
-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 “小团队”健美操教学模式改善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G831.3
-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 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分析与命题研究,G633.6
-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 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校本教材编写研究,G633.6
-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G642.3
-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管理研究,G642.3
-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G715.1
-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G712.3
- 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策略,G632.3
-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G633.55
- 高校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642.3
- 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G641
-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G711
-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G712.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职业技术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