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研究
作 者: 李小丹
导 师: 周志刚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职业技术教育学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国家考试 教师资格制度 专业化
分类号: G719.5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德国自十九世纪初发展至今的教师资格制度是使其教师专业化的有效措施。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体系和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两次国家考试都极具特色,对丰富我国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理论体系而言是有益的借鉴来源。本文通过对大量德语文献资料的研究构建了论文的理论体系。为提高德国教师教育体系的灵活性、渗透性和国际竞争力,德国自1998年实行了对教师教育的改革,一种革新后的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现已被绝大多数联邦州采用。首先对于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体系而言,其培养目标是能胜任两个专业方向的教学工作的职业学校理论教师,该体系仍采取两阶段的培养结构,第一阶段的大学学习实行了连续的分阶段的5年制的学士-硕士培养模式,大学课程体系涉及第一专业、第二专业和教育科学三方面的课程,并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学实践的比重;第二阶段为预备实习,是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教学实践环节,教师教育改革之后在6个联邦州内已将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职务的预备实习期限从2年缩短至一年半。其次德国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国家考试体系也采取了两阶段的结构,一是大学学习结束后实行进入预备实习的资格考试——第一次国家考试,教师教育改革之后硕士毕业考试取代第一次国家考试成为进入预备实习的资格考试,这一阶段的考试通过笔式、口试、论文撰写的方式对进入预备实习所必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技能进行了考核;二是预备实习结束后实行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第二次国家考试,考试的方式有教学论文撰写、两个专业方向各一次试讲、一次综合性的口试,以对教育教学能力和是否能独立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进行考核,若通过了第二次国家考试则意味着具有了职业学校教师的任职资格。最后论文通过对德国和中国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进行比较,提出了在我国实行综合性大学参与的注重实践的5年制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体系和以专业化为导向的注重对教育教学能力考核的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16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9-11 1.1.1 课题的提出 9-10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0-11 1.2 研究现状分析 11-13 1.2.1 德国相关研究 11-12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13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6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14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1.3.3 论文的主要内容 14-16 第二章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综述 16-24 2.1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16 2.2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的一般结构特征 16-18 2.2.1 职业模式 16-17 2.2.2 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国家考试的相关法规 17-18 2.2.3 两阶段的培养结构 18 2.3 对德国传统的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国家考试制度不足的分析 18-20 2.3.1 就业的资格问题 19 2.3.2 教育市场的国际化 19 2.3.3 教育的灵活性,渗透性和效率 19-20 2.3.4 国家和大学的关系 20 2.4 德国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职务的大学课程体系和考试制度的改革 20-22 2.5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体系和考试的标准 22-24 第三章 德国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第一次国家考试 24-36 3.1 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的第一次国家考试模式 24-26 3.2 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第一次国家考试 26-29 3.2.1 考试的范围 26-27 3.2.2 考试的内容及方式 27-29 3.3 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职务的硕士毕业考试 29-34 3.3.1 考试的学科范围 29-30 3.3.2 考试的方式 30 3.3.3 考试的内容 30-34 3.4 对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传统的第一次国家考试和硕士毕业考试的比较 34-36 第四章 德国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第二次国家考试 36-47 4.1 德国针对教师职务的预备实习 36-40 4.1.1 预备实习概述 36-37 4.1.2 预备实习培训的目标 37 4.1.3 汉堡市针对教师职务的预备实习的结构 37-38 4.1.4 研讨课上的培训 38-39 4.1.5 在学校的培训 39-40 4.2 对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第二国家考试的研究 40-44 4.2.1 考试委员会 41 4.2.2 针对教师资格的第二次国家考试的内容和方式 41-43 4.2.3 针对教师资格的第二次国家考试的评价标准 43-44 4.2.4 总成绩 44 4.3 对德国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考试制度的总评 44-47 第五章 中德两国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的比较 47-58 5.1 中国教师资格制度的研究 47-50 5.1.1 中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 47-48 5.1.2 教师资格认定的条件 48-50 5.2 德国和中国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的比较 50-58 5.2.1 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体系的比较 50-51 5.2.2 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职务的大学课程体系的比较 51-53 5.2.3 针对教师资格制度的法规比较 53-54 5.2.4 教师资格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比较 54-55 5.2.5 对职业学校教师行业中“横向升级”者的比较 55-58 第六章 对改善我国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的建议 58-66 6.1 构建结合实践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体系 58-61 6.1.1 综合大学参与培养职业学校教师 58-59 6.1.2 与国际水平接轨的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职务的培养结构 59-60 6.1.3 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体系中的实习模式 60-61 6.2 实行专业化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制度 61-66 6.2.1 申请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职务的资格考试的条件 61-62 6.2.2 针对职业学校教师职务的资格考试的方式和内容 62-63 6.2.3 针对“横向升级者”的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 63-66 参考文献 66-70 附录:汉堡市针对教师职务的第二次国家考试评价标准 70-79 致谢 79
|
相似论文
-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G633.6
- 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F815.16
-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 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G715
-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G712.3
-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探讨,G633.3
-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G719.2
- 基于项目管理的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G715.1
- 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G718.3
- 高等职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研究,G718.5
- 国有大型企业所属职业学校办学问题研究,G719.2
-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研究,G711
- 我国的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对策研究,G719.2
-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研究,G719.2
-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G725
- 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G718.5
-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G717
- 职业教育通用教学策略研究,G712
- 政府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G71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职业技术教育 > 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概况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