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作 者: 侯丹
导 师: 朱跃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教育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中职生 就业能力 提升 策略
分类号: G717.3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9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央到地方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我国职业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加之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中职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位,因此近年来中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稳定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在较高就业率的背后,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不高、就业质量不高的形势却日趋严峻,他们表现出来的就业能力不能很好地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所以,大力加强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日益成为中职教育的共识。只有系统分析中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不高的原因所在,提升观察问题的视角,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要素,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择业创业指导,才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采用问卷调查法,由毕业生就业能力不高这一现状入手,探寻中等职业学校和中职学生自身如何提升中职生的就业能力。既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又具有实际指导意义。首先论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介绍国外职教模式及各国特色,以及国内职教领域的相关研究。然后提出问题,并阐述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方法和研究意义。其次,对相关中职教育的概念及理论进行界定。中职相关概念的界定,包括:中职教育的定义、中职教育的培养任务及目标和中职就业能力内涵。相关理论包括:能力本位理念和人力资源理念。就业能力阐述包括就业能力概念的提出、就业能力结构、中职生就业能力需求和中职生就业能力特点。再次,以张家港某职业高级中学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对张家港某职业高级中学相关用人单位和近几年的毕业生进行调查。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理性分析,得到中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不理想这一现实。本文第四部分为提升中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探讨。分别从外部环境层面,包括政府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学校层面以及学生层面这三大层面进行分析,探讨中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策略。最后是结论及展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引言  9-18
  1.1 研究背景  9-15
    1.1.1 我国职业教育现状  9-11
    1.1.2 国外及地区职教模式及特色  11-13
    1.1.3 国内职教领域的相关研究  13-15
  1.2 问题的提出  15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及方法  15-17
    1.3.1 研究内容  15-16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6-17
  1.4 研究意义  17-18
第二章 中职教育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18-26
  2.1 中职相关概念界定  18-20
    2.1.1 中职教育的定义  18-19
    2.1.2 中职教育的形式及培养目标  19-20
  2.2 相关理论  20-22
    2.2.1 能力本位理念  20-21
    2.2.2 人力资源理念  21-22
  2.3 就业能力阐述  22-26
    2.3.1 就业能力概念  22-23
    2.3.2 就业能力结构  23-24
    2.3.3 中职生就业能力需求  24
    2.3.4 中职生就业能力内涵及特点  24-26
第三章 实证分析  26-42
  3.1 调查背景  26
  3.2 调查问卷情况介绍  26-27
  3.3 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情况及数据分析  27-32
    3.3.1 用人单位样本介绍  27
    3.3.2 数据及分析  27-28
    3.3.3 小结  28-32
  3.4 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情况及数据分析  32-39
    3.4.1 毕业生样本介绍  32
    3.4.2 数据及分析  32-36
    3.4.3 小结  36-39
  3.5 总结  39-42
第四章 提升中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探讨  42-56
  4.1 外部环境层面  42-44
    4.1.1 政府职能部门  42-43
    4.1.2 用人单位  43-44
  4.2 学校层面  44-53
  4.3 学生层面  53-56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6-57
参考文献  57-60
附录一 张家港某职业高级中学毕业生跟踪调查(个人问卷)  60-62
附录二 张家港某职业高级中学毕业生跟踪调查(单位问卷)  62-6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64-65
致谢  65

相似论文

  1. 超高空观测平台姿态控制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V249.1
  2. 建筑遮阳方式研究,TU226
  3.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4.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5.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6.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7.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G633.6
  8.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TP242
  9. 法国迪卡侬公司新产品上市的策略研究,F274
  10. 《庄子》修辞策略探析,B223.5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12. 幼儿混龄区域活动管理研究,G617
  13.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G652.4
  14.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15. 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研究,G633.3
  16. 广州市中学普及开展第一套校园集体舞的策略研究,G633.96
  17.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18.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G633.3
  19.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改善策略研究,G717
  20. 高中男、女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差异及对其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G633.41
  21.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策略探讨,G62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职业技术教育 > 学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