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研究
作 者: 杨晓宁
导 师: 张红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职业技术教育学
关键词: 学习动机 高职学生 激发
分类号: G7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96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近十年间获得了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尤其是在宏观领域,如高职院校的定位,高职院校的特色建设,高职教育的成本与效益,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施方略,校企合作模式探讨以及双师型教师建设和双职业证书制度等方面,研究成果突出。但是从高职学生视角,研究高职教育教学的文献则不多,从学习者角度探讨高职教育效果与学习者态度,学习动机等方面的文献也较少,同时,针对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学习风气不浓,学生学习倦怠、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实,深入探讨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就显得十分及时和很有必要。本文以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的教育使命,以及当代高职学生面临的复杂社会环境为背景,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学生的学习现状,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首先,在第一章中,就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和方法以及研究综述分节作了阐述。在第二章中,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即学习动机结构要素假设和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类型相关假设,同时就问卷设计和调查的样本概况作了简要介绍。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分五节依次对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学习动机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类型、学习动机的特点以及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作了分析论述,其中在第二节中,从假设出发,在调研的基础上,就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与需要、学习动机与诱因、学习动机与目标定向、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意志的关系分别作了深入探讨。第四章则在总结前面研究的成果和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从整体出发,提出了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五项策略,即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职业规划引导,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三加强班主任及辅导员工作,四建立科学公正的学生评价体系,五建立学长辅导制。在第五章,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未来研究需要加强和完善的方面作了阐述。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导论 9-17 1.1 研究背景 9-10 1.1.1 关于高职教育的研究动态 9 1.1.2 新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 9 1.1.3 多元与变革社会背景下的高职学生 9-10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0-12 1.2.1 研究目的 10-11 1.2.2 研究意义 11-12 1.3 理论依据 12-13 1.3.1 动机理论 12-13 1.3.2 学习动机理论 13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5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3-14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15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6 1.5.1 研究思路 15 1.5.2 研究方法 15-16 1.6 论文可能的论新点 16-17 第二章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研究设计 17-21 2.1 主要概念的厘定及操作化 17 2.1.1 学习动机概念的厘定 17 2.1.2 学习动机概念的操作化 17 2.2 研究假设 17-19 2.2.1 学习动机结构假设 17-19 2.2.2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类型相关的假设 19 2.3 调研设计 19-21 2.3.1 问卷设计概况 19 2.3.2 样本及调查概况 19-21 第三章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21-42 3.1 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22 3.1.1 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 21 3.1.2 高职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21-22 3.2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要素分析研究 22-31 3.2.1 学习动机与学习需要 22-25 3.2.2 学习动机与诱因 25-26 3.2.3 学习动机与目标定向 26-28 3.2.4 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 28-30 3.2.5 学习动机与意志 30-31 3.3 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类型的关系 31-33 3.4 学习动机的特点 33-36 3.5 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 36-42 3.5.1 外部环境因素 36-38 3.5.2 内部因素 38-42 第四章 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及启示 42-48 4.1 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42-45 4.1.1 通过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职业规划促学习动机提高 42 4.1.2 通过加强教风建设促学生学习动机提高 42-43 4.1.3 通过加强班主任及辅导员工作促学生学习动机提高 43-44 4.1.4 通过学生评价促学习动机提高 44-45 4.1.5 通过建立学长辅导制促学生动机提高 45 4.2 研究启示 45-48 4.2.1 结论 45-46 4.2.2 启示 46-48 参考文献 48-50 附表一 50-51 附表二 51-53 致谢 53-54 作者简介 54
|
相似论文
- 再生混凝土微粉/水泥基透水性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TU528
- 小学美术教学中联想思维的转化训练,G623.75
- 农村高中生学习动机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G633.41
-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G711
- 济南市高职院校男生大众健美操学习动机的研究,G831.3
- 磷脂酶C和D在木聚糖酶诱导的水稻悬浮细胞抗病反应中的作用,S511
- 抗体的非对应性激发及其与H2-Eb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联,R392
-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G711
- 学习动机类型对足球基础教学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G843-4
- 氢键复合物光化学性质的理论研究,O641.1
- 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电子光谱和氧化还原性质的理论研究,O627
- 四叔丁基苝多面体微纳晶体的制备与XANES和XEOL的研究,TB383.1
- 对90后中学生学习动机的一项实证研究,G632
- 高职学生创业能力考核体系的研究,G647.38
- 用带相位物体的泵浦探测方法测量有机盐化合物溶液的激发态动力学,O437
- Eu3+掺杂稀土硼酸盐REBaB9O16(RE=稀土离子,Y)的发光光谱研究,O627.3
- 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研究,H319
- 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与对策研究,G712.4
- 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效相关性研究,H319
- 浅析数学文化在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G7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职业技术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